从山东?济南?历下开元寺出来,与济南的一位善士见面,谈起龙洞。原本绕礼完历城观音禅寺(第家)就到龙洞,当时有一种时机不成熟的感觉,就没有去成。既然今天谈到那就一起前往龙洞。
穿过狭窄的村道后,开始攀爬陡坡上黑峪顶。如果按照导航去龙洞景区,正常是从北面进入。其实是无法通行的,只能按照引路的善士方法走。
到达黑峪顶,居高临下回望山下连绵山脉和村庄。
走天坑的方向。路越走越原始,如果没有人带领,别说走到目的地,随时都会在山里迷路。
对面山谷有一座佛塔,那里是佛峪景区般若寺,据明成化年间碑文记载,般若寺为隋文帝时期(公元~年)创建,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由于寺院已经不存在,没有打算前往。
远处佛塔的孤峰是“阎王鼻”,比喻非常险峻。
沿途美景无限,山势奇绝。*斧神工般的山峰峭壁;济南“百慕大”一样的树林;深不见底的大小天坑;有佛塔十四座。还有很多传说。这里泉源丰富,济南七十二名泉的其中十二处:金沙泉、白龙泉、黑龙泉、悬珠泉、一指泉、林汲泉、露华泉、壶嘴泉、金龙泉、老君井、凤凰池、白云泉等,还有无名泉十余处。清代著名学者孙星衍曾用诗“我游龙洞惊奇绝,画不成图口难说。”来形容这里的奇观。
山谷中的古建筑就是今次的目的地,龙洞寺。
山东?济南?历下龙洞寺左侧有一座巨大平直的峭壁,像屏风,人称“锦屏岩”,岩上翠柏悬生,荆榆点洒,山花缀饰。壁间凿有“白云无尽”、“锦屏春晓”等巨字石刻,其中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年)济南名士柳文洙所题的“壁立千仞”,笔划可容一人。每至春日,山花灿烂如绣,被誉之“锦屏春晓”,旧时列为济南八景之首。
鹫栖岩巅矗立七级报恩石塔,高12米,形如西安大雁塔,建于宋*和六年(公元年)。塔身佛龛内,供奉着观音像,塔下舍利室中,置有林棣(今山东惠民)开元寺东大圣院僧人宗义的舍利,塔正面嵌建塔碑记。
相传唐尧时,有孽龙于此兴风作浪,造成水患,大禹治水,前来捉拿,孽龙钻山逃遁,留下深洞(现在的龙洞)。故此山又称禹登山。
经过大小“天坑”,都是深不见底。其中大天坑更神奇,三块大石横向卡在坑口处。
有几处险峻的地方需要手脚并用才能顺利下行。
不同角度瞻仰“报恩塔”
此为“龙洞”。洞口高2.7米,宽1.3米,两侧石壁刻有对联“真气森喷薄,神功接混茫”,为清代同治年间济南知府龚易图所书。洞东西相通,长约百米。进得洞来,初为高敞穹隆石室,大可容数十人。壁间镌刻佛像三组,50余尊,其中三尊高4米,为东魏天平年间作品,法相端庄,风格古朴。其他多为隋代凿建。继而向里,洞身变狭,忽敛忽舒,曲折盘桓,深邃幽奥。洞内怪石横出,钟乳倒挂,石花丛生,水珠下滴,铿锵有韵。
龙洞下行不远就到达目的地。山东?济南?历下龙洞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龙洞街道龙洞庄村南,龙洞风景区内
寺院仅存八通古碑。其中北宋元丰二年(公元年)与元符三年(公元年)石碑记载着龙神降雨的故事。
魏晋以来建有名刹。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年),赐名“寿圣院”。殿内祀龙王、龙子、龙女、金龙等神像,香火盛极一时。天旱“祷雨必应”,故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年)七月,又封此处龙神为“顺应侯”。金皇统年间,再晋封为“灵惠公”。后来改为龙洞寺。如今寺院已倾圮,后来建了龙洞山庄,两株粗壮的古银杏树枝繁叶茂。
龙洞沟、藏龙涧
从另外一条路上山回程。
路过“藏秀塔”,捡了一块略为平整的小石块加在塔顶。祈愿众生离苦得乐。
上到山顶,山脊很像龙脊,下方就是“老龙头”。
龙洞寺到黑峪顶来回五公里左右,去的行程记录出错,没有记录成功,成一条直线。
今天到此为止,明天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