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way
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测试。下面这组图片,你看到的是什么?
有人回答这是一个酒杯,也有人认为这是两个四目相对的人。有趣的是,这里面并没有正确答案,哪一种都对。
下面这幅图是我多年前无意中拍到的一幅奇景,我认为这很像小狗,朋友却说像短脚小羊驼。当然,这也没有标准答案。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肯定会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特的现象呢?有人会说这是每个人的想象力不同,但这么虚无缥缈的东西实在难以琢磨,而且不够直击要害。
准确说,是“格式塔效应”在作祟。
作为心理学的七大流派之一,这个理论的核心思想可以被简单解释为,我们倾向于将图像碎片扒拉成连续的基本图形,并试图通过这个方法get其所传达的意思。这听起来有些玄乎,但确实在帮助我们理解和辨识事物(虽然不同人可能存在辨识偏差)。
比如下图是《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中的一幕,这也是最简单的“格式塔效应”。虽然被破烂的门窗挡住,但你一眼就能辨别出这是霍格沃兹三人组(如果对这一幕很熟悉,你肯定会知道他们正在监视马尔福一家)。
到此,好像都和汽车没什么关系。但如果你看过沃尔沃在年推出的SCC(SafetyConceptCar)概念车就不会这么想了。当时VOLVOSCC一度被称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搭载了多项主动和被动安全科技。但时过境迁,在众多安全科技面前,17年后能被大家记住的,怕只有独特的镂空式A柱设计。
按工程师的说法,他们这种设计的灵感就是来自于“格式塔效应”。虽然A柱镂空还是会遮挡一部分图像信息,但我们会自动脑补缺失的部分。就此,恼人的A柱盲区就消失不见了。所以你看,这就是“格式塔效应”的魅力之一,它竟然在审美之外还具有功能性。
“格式塔效应”的美学设计
当然,“格式塔效应”被使用最多的还是在美学设计上。不过与“功能性”将图像碎片组合不同,在美学设计上我们的想法会更进一步,天马行空一些。比如我们会倾向于通过提取特征点的方法来识别图像。
简单说就是:“功能性”强调“形像”,“美学性”强调“神像”。
举例来说,在燃油机短短百年历史之前,动物已经霸居“力量、速度、爆发力、活动半径”这些人类向往的特质上千年。所以我们有将汽车比作动物的习惯,比如保时捷很像青蛙(爆发力好)、光冈大蛇很像蛇(虽是爬行动物,但速度极快)、甲壳虫汽车很像甲壳虫(可以飞行)。
究其原因,是因为保时捷提取了青蛙“扁平嘴、大凸眼”的典型特征;光冈大蛇除了模拟蛇尖牙利齿的特征外,在圆形前大灯处还极为少见地加入了一条黑色竖线,像蛇一样有着一对让人生畏的瞳孔。至于甲壳虫汽车就更不用说了,简直就是甲壳虫的扩大版。
在今年的成都车展上我们也能见到一些“动物”,比如“Dragonface(龙形前脸)”的比亚迪新款宋、“螃蟹脸”的雷克萨斯UX。
原理也是类似,“Dragonface(龙形前脸)”与龙脸应有的“鲤鱼须、牛鼻、马脸、虎睛、牛耳、鹿角、狮鬃、狼口”八大特点至少有四处是吻合的(鲤鱼须、马脸、虎睛、狼口)。至于雷克萨斯UX,当我把它与螃蟹的脸谱放在一起时竟然毫无违和感。
侧身设计注重线条和明暗面
如此好用的手法自然不会仅停留在前脸上,毕竟侧身还有大片区域等着我们去雕刻和勾勒。比如马自达的*动设计有从猎豹上提取灵感,除前脸与猎豹颇有相似外,侧身线条也模拟出了猎豹奔跑时,头轻轻压低后臀翘起的特征。又或者奔驰SLSAMG,当把海鸥翅膀元素注入汽车时,不知道治好了多少人的颈椎病。
什么?不像?相比前脸,侧身确实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像甲壳虫这种功能为设计妥协的产品在当代存活下来的机会很小,大部分汽车还是将实用性放在首位。
比如快背设计虽然模拟了水滴形流线,能更加突出运动感(当然这不是动物),但因为会压低后排空间以及车窗可视空间,大部分厂家都会谨慎使用这一元素,多数是主打运动风的车型才会使用。
所以在审美一辆汽车的侧身时,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格式塔能量”,从有限的线条和明暗面上找到线索。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喜欢奔驰的原因,奔驰在一线豪华车领域有着大量的优质设计产品,它的侧身线条和明暗面处理也是最为老道的。
比如奔驰CLA利用两条筋线,通过从前轮上下平行开始到后轮汇聚的处理方法,让这款车有着极强的绷紧感,就好像蓄势待发的弓箭一样,虽然许多品牌有试图借鉴此手法,但除去一些失手的,其他家也没能做到奔驰的神韵。
简单说说原因,虽然同样是两根线(腰线+裙线),奔驰采用的是上腰线凌厉光影面朝下、下裙线开放光影面朝上的处理方法,这其中还包括不同位置的细微差别,所以它的紧绷感和力量感是最好的。
《爱情公寓》中,展博说变形金刚是人类工业史上的奇葩(这里的奇葩可以理解为瑰宝)。而现实世界中,汽车才是。它将很多元素融入到汽车中,比如我们文中提到的动物元素和生态元素。它甚至还不仅仅这些,比如兰博基尼revention是根据F16战斗机的形态设计而成。
你可能不曾听过“格式塔效应”,是因为它属于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并不需要我们去学习。但对设计师来说,最好的产品就是最容易让人理解的产品,所以利用好“格式塔效应”就变得尤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