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尤其是中老年朋友,身体在冬季的时候还好,但立春之后,就会容易出现头晕、头痛、失眠,或者颈部容易出汗的症状,有些人一量血压,还发现高了。
春季明明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到处充满活力、生机,可为什么有些人常会出现头晕呢?
春季头晕、头痛有玄机,应警惕!
事实上,这与自然节律以及人体身体变化有关。立春后,气温逐渐回暖,可是这个回暖过程是波动性很大的,可能前不久气温达到20℃,人们正当准备减少穿衣,可突然冷空气又来了,过了几天之后气温又再次上升。
在这一阶段中,大自然的气向上升发,人体同样需要遵循自然的节律变化,体内的阳气也要升发。但如果体内气血不足,肾气衰弱,在这一阶段中,就容易出现阳气外越、上亢的表现,而人体的头为诸阳所汇之处,即阳气聚集的地方,此时的问题,都集中在头颈部,就会导致头痛、头晕、颈项部以上出汗、夜里失眠等症状表现。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头晕多与肝阳上亢关系最为密切。
头晕头痛,可能是肝阳上亢在作祟!
祖国医学经典《*帝内经》中就有讲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肝与头晕的发生密切相关。
尤其是春季的时候,春季主升,而肝为刚脏,体阴用阳,性主升动。如果体内的脏腑不能顺应季节时令,往往会诱发相应的病症。
乐启生中医团队临床实践发现,中老年的患者既往多有高血压病史,并出现头晕等症,多为肝阳上亢,风阳上扰所致。正如《类证治裁·眩晕》中所讲:“良有肝胆乃风木之脏,相火内寄,其性主动主升……或由年高肾液已衰,水不涵木……以至目昏耳鸣,震眩不定。”
乐启生中医团队指出,中老年人多数存在肝肾不足的现象,若肝肾不足,就会出现阴亏于下,阳亢于上,阴不维阳,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风阳上扰的局面,从而诱发头晕头痛。
打个比方,肝属木,就好比一棵树木,而肾属水,如果肾水不足,再加上树木本身所存储的水分也不足,自然而然,树木就会慢慢从树叶开始,到树枝、树干,再到树根变得枯萎。
临床上,这一类人常表现为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睡眠不宁,耳鸣面赤,或伴有口苦口臭,舌红等症状。
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如何调理改善呢?
天麻钩藤饮加减,平肝潜阳熄风,摆脱头晕困扰!
在人体的五脏六腑中,疏泄体内的气机是肝的重要功能之一,肝气有主动、主升的生理特点,肝疏泄正常,则人体气机畅达,而全身气机疏通畅达,运行无碍,有助于推动全身血液和津液生成、运转、输布,滋养脑窍,则清窍和利,头目清爽,也即中医上所讲的“清阳出上窍”。
因此,针对肝阳上亢,风阳上扰所引起的头晕头痛等症,临床上主要予以平肝潜阳、清热熄风治法,可选天麻钩藤饮作为基础方随证加减,常可取得不错的效果。现代研究也证实,该方除了用于头晕头痛外,还可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临床症状千差万别,加上可能多种病证夹杂,所以切勿照搬原方,需根据症状等辨证加减使用。比如肝火旺盛,可加龙胆草、野菊花、丹皮,以增强清肝泄热的作用,又比如川牛膝生用可破血通经,故而妊娠妇女忌用。
病例分享
51岁的李先生,自述已有高血压2年多,平时服药血压控制良好,来诊前7天出现头晕、头胀加重,血压升高至/mmHg,服降血压药效果欠佳。
除头晕头胀外,还伴有口苦,心烦易怒,乏力,易疲劳,偶尔有耳鸣的表现,观其面容及舌象,可见面色潮红,舌红苔白稍厚。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证。故治以平肝潜阳、清热熄风,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川牛膝(熟)、桑寄生、栀子、*芩、白术、茯苓、陈皮、炙甘草、生姜、大枣。7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李先生自述服药后头晕、头胀、口苦较前好转,已无耳鸣,仍有疲乏无力感,食欲和睡眠质量相比之前变好,血压控制在~/90~mmHg。仍面红,舌红,苔白稍厚,上方加*参。7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服药后,已无头晕、头胀,乏力、疲劳感明显好转,血压控制在~/80~90mmHg。嘱咐继续服上方7剂巩固。
在这一案例中,针对李先生的病情,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降逆;山栀、*芩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不致上扰;川牛膝、杜仲、桑寄生滋补肝肾以平肝之逆,以标本兼治。
除此之外,李先生虽然有头晕、头胀,时有耳鸣,口苦,心烦易怒,面色潮红,舌红等肝阳上亢的征象,但也有乏力、易疲劳,舌苔白稍厚等脾气亏虚的表现,故加入白术、茯苓、陈皮健脾益气化湿、理气和胃,炙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和胃、调和诸药。正所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复诊症状减轻,但仍觉乏力、疲劳,故加入*参补脾益气。三诊,诸症均明显好转。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一头痛就用止痛药,这种单纯头痛医头的方法是很有局限性的,甚至可能导致忽视了问题的根源,适得其反,延误病根的治疗。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应从整体出发,探究病根,辨证与辨症相结合,才能减少疾病慢性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