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证书是僵硬的教育管理
媒体的报道说,上海交大正酝酿给毕业生颁发3张证书——一份学业成绩单、一份能力方面的证书、一份“人格证书”。上海交大校*委宣传部部长刘玉祥表示,“人格证书”不可能出现“85”或“100”这样具体的量化分数,有可能采取等级制,如“优秀”、“良好”等,也有可能采取“五分”、“四分”这样区间性的打分制。什么是人格?既有一般意义上“人的品格操守”的概念,又有广义上的“法律意义上的人格”、“文学意义上的人格”、“价值观意义上的人格”等诸多类分。还真是从未听说,“人格”还可以进行量化考评的。大学有没有权力评定学生的人格,这一点姑且不论。但何种“人格”可以归属于优秀,何种“人格”能纳入不及格,根本就制定不出一个标准的规则来。于大学生而言,或者可以因为其品学兼优就判定为人格优秀,但却绝不对因为一个大学生学业成绩不好、不怎么做好人好事,就评价其人格不及格。甚至,也不能因为某个大学生曾经犯过错而轻易下人格不佳的“鉴定”。道理很简单,人格不能简单地跟道德挂钩。道德尚且很难“评定”,遑论是人格。所以说,推行“人格证书”的科学性或许还需要专家论证,但可操作性却实在是不容乐观。而上海交大也意识到准确描述学生“人格”的困难性,表示学校会经过多层论证及检验,最终出台考核方案。既然如此,何必要推出这种容易引起争议的“人格证书”呢?无论是对于大学,还是对于学生,都没有任何价值,反而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对此,上海交大声称,酝酿出台“人格证书”,是为了给用人单位提供参考,使他们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状态。我不知道用人单位会不会看重“人格证书”,但我知道,仅仅凭一张证书就断定应聘者的人格高尚或者普通,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的事儿,恐怕没有这样愚蠢的“用人单位”。如此,注定是大学一厢情愿的“自以为是”吧。这样的教育举措,看上去是教育创新,其实是一种僵硬和冰冷的管理,“瞄准”的未必是学生的“人格”,而是为了更加方便教育管理自身。教育,本具有教无类和有容乃大的无私品格。可大学准备为学生颁发“人格证书”之类的事儿,却折射出有“人格”的教育——教育举措的出发点不是教育价值最大化,而是教育意志能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实。实话实说,“人格证书”是个例,但这种教育管理思维却并非个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