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指睡眠状态难以满足人体正常需求的一种睡眠障碍。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再难入睡,甚则彻夜难眠,白天精神疲乏等。
近年来,随着对失眠研究的深入,发现失眠与精神心理疾患焦虑、抑郁等密切相关。失眠与焦虑抑郁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失眠患者,临床表现为烦躁易怒、惊恐害怕、紧张不安、委屈想哭等。除上述情绪之外,还有心悸、胸闷、汗出、口干、头痛、抽搐震颤等自主神经紊乱及躯体化症状,严重损害了人体的身心健康。
失眠伴焦虑、抑郁情绪在中医上可归为“不寐”和“郁证”的范畴。肝疏泄失职,情志活动失常,气机易于郁滞,损伤心、脾、肾等脏腑,气血津液运行失常,脏腑阴阳失衡,兼有浊*内生,耗伤脏腑形体经络,神*被扰难安。
因此,中医主要从肝论治失眠伴焦虑、抑郁情绪,临床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此基础上不单采用药物疗法,还要注重心理疏导,身心并调,方能取得明显的疗效。
下面给分享一个案例,带大家了解一下中医治疗失眠伴焦虑、抑郁情绪的治疗方法和用药思路。
患者是一位32岁的男性,两年前开始入睡困难,易醒,同时伴有异常烦躁,爱发脾气等症状。长此以往,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工作,遂来门诊就诊。
患者出诊时,情绪低落,不太愿意与人交流。面色苍白、没有血色,精神倦怠。自述胃口差、不爱吃饭,大便干燥等症状。舌红,苔白厚腻,边有齿痕,脉左关弦细,右关滑。
中医辨证,是肝郁脾虚型失眠。伴焦虑、抑郁情绪。治疗上,以疏肝解郁、健脾化浊、益气养血柔肝为主。
我给患者用的是逍遥散合归脾汤加减方。用药如下:北柴胡、*芪、当归、白芍、炒酸枣仁、灯心草、刺五加、石菖蒲、生龙骨、生牡蛎、龙胆草、麦冬、茯苓、大*、柏子仁、佛手、炒栀子、天花粉、盐车前子。
患者临走时我叮嘱他,凡事要想开,自己要注意情绪调节。
患者用药7天后前来复诊。睡眠状态好转,一夜可增睡至4-5个小时,依旧容易早醒,但醒后能够再次入睡,面色好转,情绪稍有改善,比出诊时愿意说话,大便情况好转。舌红苔少,边有齿痕,脉沉细。
接下来用药,在上方的基础上去灯心草、大*,炒栀子减量,加百合、知母。
患者继续用药20天。三诊时,患者一夜可睡6~7个小时,情绪较之前明显好转,夜间足心汗出,大便一周2~3次,舌红苔薄白,边齿痕,左脉细数,右脉沉细。
我给患者调方,加大*、枸杞子,继续用药。
患者坚持服药,后随访睡眠状态改善,情绪状况好转,生活、工作状态基本恢复正常。
我们来总结一下: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患者情志易于不畅,肝为风木之脏,喜调达而恶屈抑,情志失畅则气机郁滞,日久易化火灼伤肝体,肝藏血功能受损,则肝血不足,血不养肝,加重肝失疏泄,如此则陷入恶性循环。
肝木克脾土,脾气虚弱,运化失司,一则气血生化乏源,心神失养,神*难安而发病;二则津液疏泄失常,水湿内停,湿久成浊,蕴结化热,热则生*,浊*内生,败坏形体,耗伤脏腑经络,神机不宁而发病。
方中灯芯草、龙胆草、车前子、炒栀子、白花蛇舌草祛浊排*,使体内浊*从小便而走;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以镇肝*,配伍刺五加、石菖蒲、柏子仁、炒酸枣仁共奏养心安神之功;茯苓既可健脾益气、利水渗湿,又可宁心安神,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茯苓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可降低大脑中枢的神经兴奋。诸药合用,情志得调,神*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