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里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童省声。凡龙之属皆从龙。”在中国,龙是我们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与龙有关的文化贯穿我国上下五千年,其形象深入社会的每个角落,它是高贵而神圣的,是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信仰。
龙文化源远流长,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有了对龙的图腾崇拜,到现在,只要与龙有关的成语,基本上都是正面而美好的,而在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龙已经渗透进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俨然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我们中国人常以“龙的传人”、“龙的子孙”来形容自己,可见对“龙”的高度推崇与信仰。
龙最先出现在原始的图腾文化之中,在原始社会解体,中华文明开始形成的时期,龙也渐渐从单纯的实体崇拜转变成了一种文化创造,这种文化创造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渐渐丰富完善,成为了中国的主流文化,并在国家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本质与中华文化的某些理念与精神相吻合,于是拥有了自己独特的精神内涵,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
在古代的许多文献记载中,都有关于龙的传说。比如《三皇本纪》就有“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蟜氏女,少典之妃,感神龙而生炎帝”,《山海经》里也有“蚩尤作兵伐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可见龙是非常厉害的,且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在社会传说之中,龙能够翻云覆雨,海里的龙王掌管着人间的雨水,古代皇帝被称作“真龙天子”,意味着天命所归,在这一方面,龙象征的是身份,如皇帝所穿衣服叫做龙袍,睡的床叫龙床,普通百姓是不能这样叫的。
龙是中国最大的吉祥物,古人认为,若是有龙出现,必是天下太平,若是天上的云彩呈现了龙的形状,估计百姓还会顶礼膜拜。而因为龙在民间的普及,所以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还有许多与龙有关的活动,这也是龙文化的一种体现了。舞龙在我国就是很常见的一种表演活动,元宵舞龙是很多地方的习俗,《梦梁录》中有记载“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蜿如双龙之状。”舞龙时配合着锣鼓声声,既热闹又好看,深厚百姓的喜爱。
除了元宵节的舞龙之外,如农历二月二,被称为中国的“龙抬头节”,民间认为,这时候春天到来,天气转暖,蛰伏了一个冬天的龙在这一天也要开始抬头活动了,在这一天,百姓多会吃面条,谓之龙须,吃水饺,谓之龙耳,忌吃米饭,因为米饭称作龙子,一顿饭消耗的龙子太多了。之后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又有赛龙舟的习俗活动,这又是以龙为形象的一种风俗,闻一多还曾将这天称为“龙的节日”,因端午的本意有辟邪消灾的成分,所以龙舟倒是有祈福的意思了。
当然,龙文化还体现在诗词文化里,如白居易就写过一首《黑潭龙》,“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潭上驾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韩愈写过《龙移》:“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屈原的《离骚》里也有“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之句,许多诗词中都含有“龙孙”、“龙城”、“龙窟”、“龙钟”等和龙有关的意象。《西游记》里有龙王,《聊斋志异》里也有和龙有关的故事,《封神演义》里的哪吒闹海,却是一个与龙敌对的故事,借以暗示,展现的是封建帝王的蔑视。
龙在民间很普遍,这种普遍体现在建筑之上,许多建筑上都刻有龙的形状,或者是在日常用品上,是种美观,是祈福,有时也象征威严。龙是十二生肖之一,民间还有许多与龙有关的俗语,例如“龙生九子”、还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成语更是不用说,和龙有关的成语大多是好的,精神十足,寓意美好。
不过龙文化最重要的还是它的现实意义,中华儿女对龙强烈的认同感,将中华民族紧紧地凝聚在一起,这在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上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使得所有华夏儿女对自己的文化都充满了归属感,作为精神信仰,从内心里认同着祖国文化,也打心里热爱着祖国,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骄傲自豪。
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该以弘扬“龙文化”为己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它与现代的发展相适应,并充分发挥龙文化的凝聚作用,为社会和谐祖国统一贡献力量,让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对自己的国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才是属于龙文化的现实意义。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遥远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