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峻太行山,茫茫八百里,每一个角落都沉淀着千年历史文化。正如古语所云:“按太行山而北去,不知山所限极处,亦如东海不知所穷尽也”,雄浑博大的太行山,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神奇,太多神秘。
太行自古有八个陉口,称之为太行八陉。河北井陉素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称,自古以来就是通衢要冲,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作为千年古县,井陉文物古迹甚多,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
龙窝寺,曾经的古邑名胜
沿国道一路西行,在井陉县城微水西南25公里、天长古城西10公里处,有一个小龙窝村。这个看上去很不起眼的村子,有碑记载的历史已有余年,因地处九龙簇拥之地故得名“龙窝”。小龙窝虽深处太行深山区,交通却十分便利,国道从村中穿过,将村庄分成新、旧两区。沿此道路出小龙窝村再往西不远,就会看到道路右侧凸显出一片空地,左侧山崖石壁上镶嵌着高高低低的石窟,一些大大小小的石雕造像或立或坐于其内——如果不注意,很可能与此失之交臂!这里,就是井陉龙窝寺石窟。
顾名思义,龙窝寺石窟自然属于龙窝寺。如今,石窟顶端仍可清晰地看到当年寺庙之顶嵌入石头的痕迹。在历史的沧桑巨变中,龙窝寺早已荡然无存,惟余崖壁上的摩崖石刻,见证着古寺过往。
龙窝寺建造年代已不可考。据清雍正《井陉县志》记载:“龙窝,在县西南二十里。石壁峭立,古柏崖生;梵宇楼台,颇为可观。传神龙断路,货郎仗剑斩之。至隆庆间,大雨冲出枯骨一窖,约数百斤许。”民国二十年脱稿的《井陉县志料》,记载得更为详细:“龙窝寺在县治(天长古城)西南二十里小龙窝乡西,大龙窝乡东。寺周群山环列,石壁嶙峋。古柏纷攒石罅中,旁生侧出,俨若虬龙,苍翠苁茏,饶有奇趣。寺址位于山之东北麓,东西两端各建石阁一,中间为燕晋往来之驿路。”由此可见,原龙窝寺规模宏大壮观,寺前西南、东北两端各建有一座楼阁,楼阁之下即为燕晋往来大道。寺庙建于两阁间古道西临石崖处,旧有大殿、配殿及僧舍等建筑,是昔日井陉古邑的名胜之一。
一座较有特色的小型石窟
龙窝寺摩崖石刻分布于寺之西与东北山崖上,分为石雕佛像与石刻题记两部分。佛像部分位于石崖石壁中部、高出今路面数米。佛像均雕于崖上长方形弧顶石龛中,大小共47尊。石龛共有十四个,大小不一。大者高一米有余,小者高约0.30米左右。佛像均以高浮雕形式雕刻而成。中部有较大型石龛五个,上下错落排列,其中四个石龛内雕刻佛像各一,另一个石龛内雕刻菩萨像。四尊佛像均为结跏趺坐式,坐于莲花座上。佛像面部端庄慈祥,衣着朴实无华。其身披贴身薄袈裟,袒胸露肩。而左上部较大的石龛中,菩萨造像头戴宝冠,身披袈裟,左腿盘曲、左手扶地,右腿跷起、右臂伸直搭于右膝上,无疑是此摩崖石窟中的佼佼者。
由于龙窝寺石窟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人们只能通过石雕造型、工艺以及岩壁上的题刻,来判断其年代。有学者认为,龙窝寺石窟内一腿跷起、手措于膝的菩萨造像,多为宋代所建造。如陕西延安清凉山宋元丰年间石雕菩萨像以及井陉七狮村千佛洞石雕菩萨像均为此类雕刻。依此,龙窝寺石窟的开凿年代暂定为宋代早中期或唐晚期。
北宋初年,宋真宗即位后在全国范围内广修寺庙,井陉显圣寺与其北玉峰山摩崖即为宋真宗大中祥符间修建开凿的。从今天龙窝寺残存遗迹看,石佛所在石崖应与玉峰山摩崖一样,现在仍可看出石壁上凿出的尖形屋顶痕迹以及固定木檩的圆形石洞。依遗迹看,应是开凿石窟造像在先,建造大殿在后。即建殿时在造像上部凿出圆洞及屋顶形状,而后在其上搭建木结构屋顶,然后再将崖上之石佛罩于大殿之内。这种做法,一来可以利用石造像作为殿中部分佛像,二来可以起到保护佛像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另外,在摩崖的西北下方,还有一处较大型石龛,石龛内有小型浅浮雕坐佛像32尊。不过,这一石窟雕刻水平比较一般,有专家认为属宋以后(金代)所雕。龙窝寺石窟摩崖造像,规模及雕刻艺术水平虽然不能与一些著名石窟相比,却呈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与地方风格,堪称石家庄地区一座较有特色的小型石窟。
龙窝寺石窟摩崖造像。
回味无穷的明、清题刻
井陉龙窝石窟寺,不仅有石窟造像,数量众多的古代名人题刻,也是龙窝寺的重要文化遗物。由于龙窝寺地处古驿道畔,历朝历代的古人往来于此多有题咏并有刻于壁上者。如今,石窟东北石壁上尚存有明、清两朝名人题刻数帧。如明嘉靖间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河北藁城人石缶(-年),就曾题有“游龙窝寺”七绝一首:“石磴嵯峨偶一登,尘埃身到白云层。万山舒尽平生眼,欲把闲心付老僧”。明崇祯间曾任辽东总督兼巡抚的河南范志完题有“柏詹石壁”四大字,每字45厘米见方,其下有小字:“井陉之龙窝铺,三山壁立,高可万仞;中有古梧十余株,出自山隙,宛若花盖。不知何代琢成石佛数尊。完过而奇之,遂题其上曰:‘柏蘑石壁’,并赘一偈,以志不朽云:‘石上无佛,琢出斯形;石上有佛,未琢斯冥。风谩谡兮柏青,水谌谌兮石冷。是石是佛,一灯营营。’”明崇祯年间李栖鹏的题句“千山积翠合,半壁出香台。巧借人工就,奇疑鬼斧开。相厝何壮也,石室更幽哉。徙倚此中味,尘心顿作灰”,可谓概括了龙窝寺“千山积翠合,半壁出香台”的景观特色。
清康熙年间范可铨题七律一首:“龙窝偏占碧山何,王事驰驱喜再过。谷口云封行处断,山前花落坐来多。灵寓共听生公法,香草高栖燕子窝。暂供烟霞消暑处,夜眠长喝紧芝歌。”诗句后面又有小字:“庚午之秋,予奉使抵郡。道经龙窝,少为憩息。见夫名山古刹,木乔苍烟:极天威之灵秀焉。低徊久之,复有住持宝山禅师者,从而指溯之。因赋此以志旷观,兼启名贤之珠玉云”。龙作为国人心中的一种特殊情结,几乎是人人敬而讳之。但是,龙窝寺现存的名人石刻中,却有一位清朝人作了一首与龙相关的诗:“龙窝寺底老龙眠,龙洞深藏别有天。但愿兴云作甘雨,莫教余怒决平川”——诗作者祁隽藻,山西寿阳人,历任军机大臣,左都御史、诸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道光十九年(),亲赴福建筹办海防,查禁鸦片。咸丰帝即位,更得重用,自请辞官。同治元年(),教习同治帝读书,有“三代帝王师”之称。
有一位清咸丰年间署名“胜保”的人,题书“畿陲灵境”四大字,每字也45厘米见方,其下也有小字数行,前为绝句三首:“昔年仗钺此经过,今日重来访曲阿。多少青山应识我,峰峰相对耸烟螺。”“几家茅舍缘荫浓,打麦声声水碓舂。立马高岗西望处,夕阳不断万山重。”“白云层层出深山,依旧青山云不还。底事无端作霖雨,出山哪若在山间。”以上三首诗后又有小字:“咸丰乙卯,重过井陉。小憩龙窝寺。因书‘畿陲灵境’四字,井道中口占三绝于壁,以志鸿泥。时汪君鸣和宰是邑,为余同僚旧友。遂为摩勒上石,不值一哂云尔。克斋又识。”从“昔年仗钺此经过”一句判断,这位“胜保”应该就是那位曾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都统等职,被世人戏称为“败保”的晚晴大将军。
曾经香火繁盛的龙窝寺,给了文人墨客无限遐想,留下这些珍贵题咏。品读这些名人题咏,但觉词句清丽含义隽永,令人回味无穷。它们不但书法及文学价值比较高,也为研究井陉乃至河北的雕刻艺术、佛教艺术以及古驿道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
游井陉龙窝寺石窟,观赏石窟造像,品读古人题刻咏句,进而由“窟”及“寺”追溯历史,这样获得的认知才是完整的。
文/图砾华
作者简介:砾华本名李立华,河北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长期从事文博宣传工作,多年致力于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著有散文随笔集《闲心闲悟》、文物诗画《梦幻的艺术》等。
编辑蓓蓓责编卡卡
石家庄日报全媒体新闻热线
————
倾听大众声音发布权威信息
架起媒体与用户沟通的桥梁
本文来源:燕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