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的新途径
器官移植的新途径
器官移植的新途径
健康世界 1998年第3期第6卷 健康漫谈
作者:蒲昭和
不久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曹谊林,经过两年潜心研究,竟然在一只裸鼠背上长出一只“人耳”,这种采用体外细胞繁殖复制人体器官的新成果,立刻震惊了世界医学界。
目前,修复缺损器官(或组织)的方法大致有自体移植、异体移植和组织代用器三种。但它们各有弊端。如自体移植,要以牺牲患者自己正常器官组织为代价,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因有的器官独一无二,无法作移植手术;异体移植,最难解决的是组织免疫排斥反应,失败率极高,加之器官供给来源有限,供不应求,因而难以实施;而采用动物器官移植,同样存在排异反应,而且还要冒将动物特有的一些病*传给人类的危险;组织代用器如硅胶、不锈钢、金属合金等,它们致命的弱点是同人体相容性差,不能长久使用,还易引起感染。
近10年来,国外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利用残余器官的少量正常细胞进行体外繁殖,既可获得患者所需的、具有相同功能的器官,又不存在排异性,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人员,从人的耳朵里取出软骨细胞,撒播在多聚乙醇酸制作的状织物上,再放置于培养液里培养几周后,软骨细胞不断分裂增殖,迅速填满了织物上所有的空隙。同时,状物逐渐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而消失掉。最后长成的软骨,与原来状织物的大小和形状完全一样。可用此作人体关节衬里的软骨片。美国科学家还利用这种方法复制出皮肤制品,用于外伤及烧伤的皮肤移植。
曹谊林培养出的这只 “耳朵”,是怎样长到裸鼠背上的呢?
首先,用一种像棉絮一样白色的特殊“生物材料”制成一只耳朵模型,与人耳大小形状一样,这便是制作“人耳”的支架。再从牛身上提取牛耳软骨细胞,经体外培养和繁殖,再移植到人耳型的支架上,这时就有了一个支架与细胞的复合体,复制人耳的雏形。紧接着,就把这只人耳雏形种植到裸鼠背上。这只“人耳”在一定时间内发生了变化。是支架上的软骨组织逐渐分泌构成软骨成分的物体,慢慢长成了软骨组织,而“人耳”支
架(白色特殊的“生物材料”)在软骨逐渐生长的同时,也不断被鼠体吸收。大约6周,这只神奇的“人耳”就长在裸鼠背上了。准确地说,这是只长在鼠身上的人耳形状的牛耳。
这次复制“人耳”的成功,意义重大,正如曹谊林主任所说,这种技术在本世纪末完全可能用于临床。并且据此原理,未来医学家还可以根据需要,利用少量正常组织进行体外细胞繁殖而可能获得诸如骨骼、气管、肝脏等器官组织,以满足病人某一器官缺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