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兽图——折觥
折觥
西周。通高28.7厘米,腹深12.5厘米,口宽11.8厘米,重9.1千克。年12月陕西省扶风县庄白村一号西周青铜器窑藏出土,陕西省周原博物馆藏。
折觥(gong)现为国家一级文物,是西周昭王时的器皿。折是人名,觥是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前期的一种造型较为怪异的酒器。
折觥造型奇特,分为盖与器身两部分,曲口宽流,鼓腹。盖的头端呈昂起的兽形,高鼻鼓目,獠牙外露,长有两只巨大曲角,两角之间夹饰一个兽面,从头顶处开始在盖脊正中延伸一条扉棱直到尾部,颈部这段的扉棱做龙形,两侧各饰一条卷尾顾首的龙。盖的颈部以下,装饰有一个饕餮纹面,在饕餮的头端加铸了两只立体的兽耳。该器身每边的中线和边角都饰有透雕的扉棱式脊,组成几组饕餮纹面,显得庄重大方。
纹饰通体分为三层,以兽面纹、夔纹为主纹,云雷纹为地纹。饰饕餮、夔龙、大象、鸷(zhi)鸟、小蝉、龟、蛇等近百只动物图案,造型精美,纹饰富丽,精细繁缛,分布匀称,极为华丽,有“艺术瑰宝”之美称。器腹转角和中线铸透雕扉棱,口部和长方形圈足饰夔纹,器底可见明显的对角线交叉的范痕。
觥体后部有一鋬(pan)手,采用雕塑手法,上部做*角兽首,中部为鸷鸟,下为垂卷的象鼻,两侧还有突出的象牙。工艺非常精致,盖部铭文铸在盖内,器身上的铭文铸在内底部。器、盖同铭,唯有行款稍异,共计有六行四十字。其大意是说:在周王十九年五月戊子这天,周王在某地,命令作册折去给项侯祝赠土,赏赐给青铜和奴隶,折便为父乙作了此器。
折觥造型稳重,铸造精美,纹样繁复,且方形兕觥又较少见。专家认为此器应属西周昭王时代,是青铜器断代的标准器,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关联文物
龙纹觥:商后期。原器通高19厘米,长44厘米,年出土于山西省石楼桃花庄,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院。龙纹觥体似兽角,前端龙首昂起,后端宽阔平齐。龙首双目凸起,两角上指,张口露齿,形象狰狞。龙首后的脊部有盖,盖正中有菌状钮,龙的躯体置于器盖上,左右蜿蜒,尾部卷曲,与器浑然一体。下设长方形矮圈足。此器造型奇异,在青铜器中仅此一例,弥足珍贵。
知识链接
觥是为古代青铜盛酒或饮酒器,最早出现在商代中晚煳,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一直沿至西周中期,两周后期逐渐消失。
觥的基本形制为椭圆口带流。椭圆腹或方腹,上有盖,下有圈足成四足或方座,后有盖多做成有角的兽头或长鼻上卷的象头状。去盖后,形似后世带流有把的漱口盂,有的还附带小勺。有的觥全器做成动物状,头、背为盖,身为腹,四月遐做足。
觥的纹饰多精美。大多有生动的动物花纹,在当时应是最贵重的器物之一。觥在《诗经》中曾屡见其名,如《七月》:“称彼兕觥”。不过我们今天所称之为觥的真正器名并不确定,称觥是后人的约定俗成。《诗·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郑玄注:“罚爵也。”《说文·角部》:“觥,兕牛角,可以饮者也。”在《考古图》、《博古图》中均没有见到“兕觥”的名字。曾有学者因为器形与匜相似,将之命名为匜。王国维先生在《观堂集林·说觥》一文提出有盖作牛头形的为觥,其无盖的为匜。
年石楼桃花者出土一牛角形横置的容器,前面尖端作龙头状,龙齿间隙可注酒,背为盖,下有低浅圈足,后端无鍪,形体近于龙形,并饰有龙、蛇、蜥蜴等纹样,但整体轮廓仍似牛角。此觥为商晚期器物,大概即为兕觥之形。
我们常用成语“觥筹交错”来形容容许多人聚在一起饮酒的热闹情景,就字面理解就是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可见宴饮尽欢。宋代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中就有:“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的句子。
(来源:《80件最有意思的中国青铜器》文物出版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