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五谷生百病”患病服药是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的。对于中草药,必须掌握科学的煎煮方法,才能发挥药物应有的疗效。
用具:煎药首选的是砂锅,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化学性质稳定,受热均匀,传热缓慢,煎药时水分不容易蒸发。
水量:加入的水量以药材浸没后高出药面3cm为宜。
浸泡:煎药前先将药物用清水浸泡,实践证明,中药在煎煮前最适宜的浸泡水温是40℃~50℃。通过浸泡,水分能缓慢渗入药材组织,使结构疏松膨胀,造成良好的溶出环境,从而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浸泡时间依药材而定,如质地疏松和轻浮的花、叶、草类浸泡30分钟;生长多年的植物根、茎、皮类浸泡1小时。
火候:先用武火煎煮,再用文火煎煮。武火指火势急,火力猛,温度上升快,水分蒸发快的煎法。文火指火势缓,火力弱,温度变化不大,水分蒸发慢的煎法;
时间:解表类药物,久煎能使之过度挥发而造成损失,煎煮时间要短,头煎药煎沸15分钟即可,二煎药煎沸10分钟即可。补益类药物,因其滋腻质重,需久煎方能出汁,头煎用武火煎沸后,再用文火煎熬20~30分钟,二煎药煎沸后用文火煎熬30--40分钟。
次数:每日一剂,每剂两煎,头煎滚开30分钟;二煎滚开20分钟,取汁混合共约毫升,分两次次服用。
颜色:颜色适中,有些中草药的颜色可以越煎越深,但实际上药的有效成分却早已煎出来了。有的药煎的时间太长,会造成某些挥发性物质的逸散和有效成分的破坏。
特殊:1、先煎:先煎药一般加水至毫升,用武火煮沸15-20分钟后,再加入其他一般药物中,将水加至适量时,继续煎煮。
(1)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药物,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必须先煎。如生石膏、寒水石、赤石脂、灵磁石、代猪石、海浮石、碟石、自然铜、牡蛎、石决明、珍珠母、海蛤壳、瓦楞子、龟板、鳖甲、穿山甲、龙骨、龙齿、鳖甲、水牛角等等,可打碎先煎30分钟。
(2)有*的药物:如乌头、附子、商陆等等,要先煎1~2小时,先煎、久煎能达到减*或去*的目的。
(3)某些植物药:如天竺*、火麻仁、石斛、只有先煎才有效。
2、后下后下:某些药物由于挥发性较大,质地柔软,久煎易丧失过多的有效成分,所以煎煮时间宜短。
(1)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如薄荷、藿香、木香、豆蔻、砂仁、草豆蔻、檀香、降香、沉香、青蒿、细辛等等均应后下,一般在中药汤剂煎好前5~40分入药即可。
(2)不宜久煎的药物,如钩藤、杏仁、大*、番泻叶等等应后下。后下药一般应在煎药结束之前5-10分钟放入为宜。
3、包煎即是把药物装在砂布袋中与其他药物同煎。包煎的药物大致有葶苈子、车前子、蚕砂、旋覆花、滑石粉、六一散、青黛、马勃、生蒲*等含有粘液质、绒毛和体轻易漂浮的药物。
4、另煎另煎取汁后倒入药汤中服水。另煎的药材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燕窝、银耳等贵重药物。
5、烊化即将胶类、膏滋类、糖类、或无机盐类药物于其他药煎得的药液(去渣)中加热溶化成液体剂型。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
6、兑服将液体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煎取汁液,兑入服用。兑服的药物有:竹沥、姜汁、鲜藕汁等。
7、冲服对于贵重药物或成分易被破坏的药物宜研粉冲服。
注意:
1、不可水洗水洗可使药材中含有的水溶性成分流失,可使粉末类药材流失,可使部分药材辅料流失。
2、煎糊忌服有些药物含有挥发油,一旦煮糊,挥发油丧失,即失去了有效的发汗解热作用,而且会产生*性,应禁止服用。
3、煎中药时莫忘盖锅盖。
4、忌用沸水直接煎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