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第十讲中药的性能五味二归经一
TUhjnbcbe - 2020/12/8 16:16:00
北京看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

第十讲
   中药的性能:五味(二)

归经(一)

下面介绍五味的第三个问题,五味的确定。这个问题主要是为了帮助同学们今后学习各论的时候,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才编写这样的一部分内容。关于五味的确定我们可以回忆前面关于五味的含义,五味的含义一个是表示真实滋味,另外是表示作用的性质和特征,这个作用主要是功效。所以这个五味的确定的依据一个就是药物的真实滋味,第二个就是它的一些功效,这是两大依据。

从发展的过程来看,早期的五味,药物的五味,它是以药材的真实滋味为主要依据的。因为在早期,一个是中药的品种不多,《神农本草经》那么三百多味药,当时认识的药物的功效也不多。在当时用药的实践当中,发现了药物的作用,一些基本作用和它的滋味之间可能有很大的相关性。比如说发现了很多解表的药,或者说一般的解表的药都是芳香的。比如说现在的《神农本草经》里面用于解表的药紫苏、生姜、羌活、防风、藁本,这些都是很香的,可能当时就产生了辛能散这样的理论,根据其他的味和作用之间可能也如此,发现一些酸味的药都有收涩作用,或者收敛固涩作用,所以就有了酸收的理论,辛散酸收,慢慢的就形成了这么五味的理论。但是后来呢,一个是药物的品种不断的增加,成倍成倍地增加,三百六十五种,《本草经集注》七百三十种,以后更多了。另外呢,药物的作用也越来越多,也并不那么单一,不仅仅是收、散这样的一些作用,这样子可能就出现了一些用原来的理论不能包容的一些现象。比如说辛能散,有的辛味的药并不能散,而有的能散的药它并不辛,那么这个五味的理论已经初步确立了,所以就对它进一步为了完善。

完善就两种方法,一种方法如果不吻合的,有些药物它的真实滋味非常典型,虽然这个滋味不能表示它的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但仍然把它写在具体药物的味里边。比如说山楂,今后学的消食药的山楂,山楂两大作用,一个是消食,帮助消化;另外一个就是活血化瘀,消食和活血。那么这个消食我们按照刚才讲的就应该甘,甘是和中,活血化瘀就是辛能行,山楂呢本身有一定的甘味,这个能够和它的消食联系起来,没有辛味,不香。它酸味又非常明显,那也不能否认,所以自古以来山楂的味里面就有一个酸。这个酸就完全没有表示它的作用特征,与它的消食和活血化瘀没有相关性,仅仅在于表示这种药材我们口尝的时候是比较酸的,这是一种情况,完全在于说明它的真实滋味。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它有了这个作用,但是它没有这个滋味,那么就是人为的加上它一个滋味,加上一种味来表示它的作用的性质和特征,比如说我刚才讲的代赭石,它能够凉血,能够清热凉血,它符合这个苦能清泻,它又有降气止呕的作用,(符合)那个苦能降泻。所以尽管它没有任何滋味,这个代赭石加上了一个苦,这个苦与真实滋味没有关系,而仅仅在于表示它的作用的性质和特征。象麻*,它的发散作用很强,但是在早期它里面没有辛味,只有苦味,后来因为它(是)发散的第一味药所以加上了辛,利用辛能散的理论。那么这个辛呢主要也是表示它的作用的性质和特征

所以在具体的药物当中,就有了这三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它的真实滋味和作用的性质和特征完全是统一的。比如说*连能够清热,能够燥湿,*连本身也很苦,它的滋味是相当苦的。苦又能清泻,苦又能燥,那么*连这个苦与它的滋味,它的作用性质特征完全吻合。乌梅很酸,乌梅主要的功效有收敛,这个也是统一的。比如刚才讲的什么大枣、蜂蜜,或者*参,这些药补虚,本身也很甜,明显的甘味,甘能补。象这类呢,在我们药学的药物当中占绝大多数。如果没有这么个基本事实,那么这个五味理论早就不应该成立了,早就应该否定了。就是说从古到今,就是它真实滋味和作用的性质和特征相互统一的药占多数。

另外呢,一种就是只用来表示真实滋味;另一种情况呢,只用于表示性能特征,与真实滋味没有关系。所以在具体的药当中就有这三种情况。

那么我们在学习中药学的时候,我们在学习总论这个五味理论的时候,我们刚才讲的每一种味代表的药物的作用和性质和特征,都是把五味作为一种性能的理论来介绍的。就是我们在总论当中,只学习了性能的五味。那么真实滋味的味属于性状的五味,我们在总论里面没有学习,也没有办法学习。这个就造成了一个问题,今后在学习各论的时候,初学的同学老是把总论的的东西在各论当中对不上号,前后不一致,这个学习起来觉得非常的困难。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分清楚,性能的五味和性状的五味可能是不完全一样的,只有区别开了以后,我们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我们现在的中药的教科书又有一个毛病,就是说又有一个缺陷,这个缺陷呢就是在药材的来源的部分没有介绍药材的真实滋味,就是对它的性状的五味完全没有涉及到。你象现在中药鉴定学,鉴定学就有一个性状鉴定。性状鉴定的时候,这个药究竟它本身是酸的,是咸的,是苦的,是香的,是臭的,它有一个描述。学药学的同学就知道这个药的性状的味是什么。性状的味和性能的味对不上号的时候那可能这个就是真实滋味了。所以我们在中药学里面,就是这个临床中药学,有必要在这个药材的概述部分介绍药材的真实滋味,或者它的其他的特殊的性状。那么我们今后的中药的教材可能就补充这一个内容,明年开始要使用的七年制的中药教材,在介绍每一个药材的时候,它来源于什么科属,产在什么地方,怎样采收,它的性状,三言两语的(介绍)。比如说山楂它是酸甜的,这些真实滋味就有一个交待。我们学到山楂的时候把它前面的性状的味和后面性能的味一对照,在药下面的性味,归经这个项目里面,这个山楂是甘酸,这个甘味和消食和中能够联系起来;酸味和这个功效联系不起来。看它的前面的性状本身它就是酸的,这个酸就是真实滋味了,它可能与它的作用性质没有关系。这样这个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解决,所以这个在以后的教材当中可能在这方面要进行一些弥补。但是我们现在的教材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这个问题还是不能很好的解决。

但是我们学习的时候我们要大家掌握的主要是掌握一些重要的药物,而且是非常典型的,作为性能的味,作为性状的味,不要求大家掌握。

所以今后大家在学习具体药物的时候,能够用今天我们学的五味的基本理论,能够从它的功效当中分析,完全能够吻合的,这一部分的尤其是重点要掌握的药,可能就属于有可能要考核的内容。(这个提示很重要!)

比如说我们今后要学橘皮,那么橘皮的功效呢(有)行气、燥湿、化痰这三个功效。我们在看橘皮的性味归经里面,它的味一个是辛,辛它有行气的作用,有行的特征,辛能行。它有燥湿的作用,苦能燥,那么橘皮的辛和苦和它的作用完全吻合,这是一致的,象这类的橘皮就是这一章有代表性的比较重要的一个行气药。那么象这种呢我们就可能会考核,比如说以下什么是陈皮的味,或者陈皮的味应当是什么,大家来回答,这样子来分析判断。

如果和总论不吻合的,比如说象刚才的山楂,从功效分不出来,它这个酸味推导不出来,但它真实滋味是酸的,这样的内容我们就不应该考,因为现在的临床中药学里面你没有告诉大家这个真实滋味。这个性状的味大家不知道,大家对药材又没有亲自去实践,所以对这类的内容是不应该考试的。

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凡是和总论能够吻合的重要的药物大家就可以给予
  第四个问题,五味的临床意义。五味的临床意义呢,归纳起来就有一点,一点什么呢?它可以增强用药的准确性,这是最主要的。这个增强用药的准确性呢主要是在古代显得比较突出,因为古代很多药物的功效表述不清楚,或者对它的基本功效还没有总结出来。

比如说我前面曾经提到过的《神农本草经》,认为能够治疗咳嗽气喘的药有二三十种,都是提到主咳逆上气,或者主治咳逆上气,意思就是说这些药可以用来治疗咳嗽和气喘这样的症状。这些药为什么能够用于咳嗽气喘呢?从现在来看,有的是通过收敛肺气,有的是通过补益肺气,有的可能是肺肾双补,有的通过祛痰,痰祛了就肺窍通畅了,肺气清肃下降而咳喘缓解了。有的是通过宣散了外犯的邪气,寒邪外闭,肺气失宣,也可能肺气上逆。有的可能是通过解表,现在我们知道古代的本草没有这些具体的功效,它就依靠它作用的一些特征。比如说一个药,五味子,它能够主咳逆上气,它是酸的,告诉人们它是收的,酸收,可能就用于肺气不敛的(咳喘)。人参是甘的,甘味,它可能是甘补的,用于肺气虚的。杏仁是苦的,可能用于肺气上逆。麻*是辛的,可能是宣散肺气。所以在当时功效不完善的情况下,用五味理论来表示一些药物作用的特征性,有利于临床医生比较准确的选择的使用药物。

但是今天,我们药物的功效已经比较完善了,药物的补泻敛散这样的一些内容往往都已经融合在了功效里面。比如说麻*,常常把它称为宣肺平喘。杏仁呢,有的就是写降肺止咳。五味子呢,敛肺止咳等等。这个由五味来表示的作用的特征,和功效已经融为一体。所以在当代的中药学当中,五味的临床价值越来越降低了。就是很多药物我们可以不要它的味,完全能够有效的指导临床用药,一点不影响它的准确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五味的指导价值就是刚才讲的在不断的降低,再加上五味理论本身的一些问题,我后面还要告诉大家,所以有人就提出来能不能在中药性能当中去掉、取消五味理论;而在药材的来源当中,介绍它的真实滋味。掌握了性状呢,便于医生开处方的时候知道它的真实滋味。作为性能的五味我们认真的学习功效就行了。当然这个建议我认为有它的道理,也可以减轻一些学习中药的困难和负担。

但是五味理论作为一个很古老的理论有很广泛,很深刻的一些影响。比如说尤其是明清以来,很多治法它不说具体的治法,而用味来代替。比如说什么治以辛温,治以甘酸,用味来代表具体的治法,这个就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在中药学的学科范围内能够完全解决问题。所以要去掉这个五味理论是整个中医学内的一个大的一个动作,大的一个举动,所以一下子可能还不能。如果用个人的观点来说,完全可以去掉。只要把功效把它表述清楚,谈得很仔细,又把药材的真实滋味能够在概述部分每个药当中(写出来),所以我认为是(可以去掉的)。但是也有人不同意,就说是用五味能够反映一些基本理论的同时,还可以提示药物的物质基础,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其实取消五味理论与研究药物的物质基础并不矛盾,因为你告诉了它的真实滋味,那可能研究物质基础比现在这样子性能和性状混在一起不分可能还要方便一些。对研究物质基础的人提供了更方便、更有效的一些信息。所以对这个问题那是同学们大家以后会参加讨论的问题,也是涉及到整个中医界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

在这一节当中,这四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记住每一种味代表的作用的性质特征,就是与作用的关系。(教学要求!)


  下面我要补充一个问题,就是五味理论确实有很大的局限性。除了我刚才讲的学习的时候困难,性能和性状分不开以外,另外五味的理论它表示的作用的性质特征只概括了一部分作用。我们刚才讲了七种味,就是行散、补,或者收涩、利水渗湿、软坚泻下,这是比较少的方面。中药的功效是很多的,有很多中药的功效比如说驱虫、杀虫,什么安神、平肝、化痰、截疟、逐水、回阳救逆、升阳举陷,什么通阳、涌吐、蚀疮、去腐、排脓生肌等等。这么多的功效其实和五味从古到今都没有联系,实际上五味代表药物的作用特征,只表示了很少的一部分药物的作用,还有大部分药物的作用特征它表示不了。

本身它就不全面,(因为)这样子不全面呢,有的人就试图扩大五味每一种味的涵盖面,每一种味加入新的,它填充很多的内容。比如说我进行初步的统计,辛味,仅仅就是在清代的本草学当中,辛味除了能行能散,落实到具体作用后提到了辛味,在文献当中有的表示解表,有的表示疏风,有的表示透疹,有的表示通鼻窍,辛能通鼻窍,辛能止痒,辛能行气,辛能活血,辛能通滞,辛能横行,辛能开心窍,辛能化湿,辛能去浊,辛能散寒,辛能去风湿,辛能止痛,辛能润燥,辛能散结等等,大概有二三十种,把它加进去。比如说现在我们学的是咸能够软坚,能够泻下,本身就有一定局限性。后来有的人又引入了咸能入血分,咸能入肾,这种方法能不能解决问题呢?仍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五味只有这么几种,功效是众多的,本身它的容量有限,那么无限的填充带来更多的混乱。同一种味,象刚才的辛,它已经表示了那么二三十种作用,这个辛味就失掉了意义了。比如说落实到某一种药究竟它表示的是什么,那就很不清楚,所以这个不是解决五味容量不足的问题,用这种方法解决不了。这是五味,它不能全面概括药物的作用的性质特征。

另外呢,五味也不能准确的表示药物的作用的性质和特征,因为一种味表示的是很多(特性),它也不是具体的功效。同样是辛味的,或者(同为)辛温的,它具体功效可能完全不一样,离开了具体的功效,来抽象的谈它的性味往往是空洞的,没有实际意义的。所以这个五味实际上它很难准确的表示药物真正的作用。

我举一个例子,就是说前人试图要来解决它的不足,或者让它变得比较准确一点,比如说这个驱虫药,那驱虫药应该有什么味?因为古代的张仲景有个乌梅丸,所以前人认为这个驱虫的药应该与酸味有关,就提出了虫闻酸则静,好象驱虫与酸有关。但是在一些驱虫的方剂里面又有一些辛味的药,它又提出了虫遇辛则伏,(伏)就好象藏匿起来了。有的驱虫的方当中有苦味的,又提出了虫得苦则下。所以这样子驱虫的药有的认为与酸味有关,有的认为与辛味有关,有的认为与苦味有关,到了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时候他也感到迷惑,都是说前人认为驱虫的药与酸、苦、辛有关,怎么使君子和榧子是甘的?甘也能驱虫,“此亦异也”。实际上就是说驱虫的药可能什么味都有,它和味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性,所以用什么味也表示不了驱虫的作用性质和特征,实际上是解决不了的。由于这样的一些原因,加上药物的作用很多,不同的作用它应该有不同的味,这个味究竟应该取多少?比如说大*,它能够清热,它就应该是苦味,它又能活血化瘀,那么应不应该有辛味?现在又发现这个大*有很好的止血作用,那大*应不应该有涩味?究竟选几种味?所以前人就有的选得多,有的定得少,再加上有的(偏重于)取真实滋味,有的偏重于性能的的味,又造成了在同一个历史时期,本草或者中药书上收载同一味药物的味有很大的分岐,所以五味从古到今都有严重的分岐性。加上它使用价值又在降低,学习起来又比较困难,所以这也是一部分人主张不要再重视五味理论的一个道理。这些都是给大家提供这么一个现状,供大家思考的,但是同学们重点掌握的刚才已经说了,我就不再重复了。


  下面是性能的第三节,归经。归经也是中药性能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理论,这个归经的理论萌芽也是很早。在《*帝内经》里面就有什么五走、五入,就是五味各归其所喜、归、走、入,这样的一些概念,这样的一些说法,这个都可以说是归经的一种萌芽。到了《名医别录》当中,对少数的具体的药物提到了归经,比如说书上提到了韮菜,韮可以归心经,芥,就是白芥,芥菜可以归脾,但是不多,而且当时往往是从五行推论。到了唐宋时期,在一些本草文献里面,有一些零星的,比如《本草图经》(宋代的)说瞿麦能够归心经。唐代的《食疗本草》说绿豆可以通行十二经,但是凤毛麟角,在一部本草书里面就这么一味药、两味药提到了,所以没形成一个理论体系。真正归经比较高度重视是在金元时候,尤其是张元素为首的一批本草学家和临床医家,对药物一一的都讨论到它们的归经。

但是这个归经的称谓一直很不统一,有的说入某经,进入某经;有的说走某经;有的说行某经;有的把它称为引经;有的或者称为某某药是某经之药,这很不规范,很不统一。一直到了清代的中期,沈金鳌的《要药分剂》,在这本书里面它就把药物到达身体某一个部位的内容统一称为归经,他把它规范为归经。规范了以后呢,得到了后世广大医药人员的认可,所以从《要药分剂》以后,这样一个理论统一叫做归经。在以前虽然形成了理论,而且历史还非常悠久,但是它不叫归经,它有多种不同的称谓,这是需要我们在研究文献的时候要注意的一点。


  在归经这一节里面也是准备谈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归经的含义。归经的含义比较简单,就是书上的34页到35页的第一段文字,归经是用于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一种性能,它表示药物作用对于人体部位的选择性。就是这个药服用了,主要在哪一个部位发挥疗效。这个归有归属,或者到达的意思,这个归属和到达实际上是药物作用表现出来的(部位)所在。经呢是人体脏腑经络的一种概称。一般我们在今后的各论当中所见到某一味药它归某经或某几经,它的意思就是这味药发挥作用主要在这些脏腑经络。对其他的脏腑经络可能有作用,或能没有作用,但一般都有不同的作用,只是相对比较次要一些。所以对归经的理解,这个药物能够归某经或者某几经,不能认为它只能够作用在这一经或者这几经,对其他的经络就毫无作用,全无作用的很少,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只是要弱一些。这是学归经理论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呢,就是这里指的脏腑经络是属于中医学基础理论当中的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当中的部位,它和实体的解剖学上的部位往往是不一样的。可能包括了解剖学上的实体部位,但是更多的情况下可能与解剖学上尤其是脏腑可能没有直接的关系。比如说有的药物归肝经,可能它主要是治疗眼科病,它与肝脏本身现在还没发现很直接的这种联系。要注意它这个部位是中医学当中的藏象和经络的部位。

第二,这个到达主要是指的疗效的显现,并不一定是这个药物或者药物的一些精微物质。现在说的有效成份一定就要集中在那个地方。比如现在有的人用现代的方法研究归经,你说这个药物归某一经,我看它的有效成份在这个地方的含量是不是比其他地方要高得多,这样来研究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中药绝大多数都是口服,口服了最后都要经过肝脏,然后进行血液循环,然后胃里面,肝里面,任何药可能成份都要高一些,岂不是都归胃和肝?所以这个要注意,它这个归经是疗效的显现的地方,按照中医的理论来显现(观察),所以要研究物质基础往往也不能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些脏腑经络来实现,来确定。当然可能有一部分会有这种相关性,但不是必然的,不是全部的。所以学这个归经,归经含义的时候,在掌握了它的归经的含义,就是它的定义,这个归经就是药物作用对机体部位的选择性,就是书上的第一句话,表示药物对人作用部位这样一种性能。这个很简单,但是要考虑到我刚才说的那么几个问题,可能才能够学好归经的理论。


  第二个问题,归经的确定,归经的确定主要就是我们书上的第一句话,归经的确定是以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为基础理论,以药物所治的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这就是确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或者说实践依据。

在中医的临床当中,常常发现很多功效相同的药物,或者其他性能也相同的药物,但是它产生疗效的部位不一样。比如说有很多药都能够清脏腑热,比如说龙胆草、*连、*芩,我们今后要学清热燥湿药,*连、*芩、龙胆草,它都能清脏腑热。这个*连对心热、胃热效果就最好,比其他脏腑表现要明显;那么*芩呢,对肺热效果好;龙胆草对肝胆热,就是说作用于特定的部位,它功效虽然相同,性能也相同,都是苦寒,慢慢的就认识了从中总结出了归经理论,它对机体的部位有它的特殊性,有选择性。

这个理论确定以后,对药物的归经应该怎样来标定呢?就是我刚说的这个标定要以中医所治的病证为依据。比如说菊花,它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一般能治疗目赤肿痛,眼发红发肿,或者其他的一些病证,比如说流泪,痒,这样的症状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这个就是所治病证,菊花所治的病证就是肝热目赤,或者肝经风热而造成的这样一些症状。再用中医的藏象学说为基础,根据中医的藏象学说,肝开窍于目,眼是肝的外窍,它属于肝脏系统里面的,所以这个归经往往不是说它归的具体的部位,而是以这个脏腑为基本单位,大的脏腑为基本单位。所以菊花因为它能够治疗眼科的病,所以它的归经就是归肝。这就是我们说的以藏象学说为基础,所治的病证为依据。

另外也可以是经络,比如说同样都是治疗头痛的药,服用了以后前人就发现这个羌活对于项背这一部位的疼痛可能止痛效果比其他部位明显一些。白芷呢可能就对于前额、眉棱骨或者牙龈这部位的疼痛,牙龈红肿疼痛可能作用更明显一些。那么根据经络学说,这个项背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部位,前额是足阳明胃经的,那么就认为羌活归膀胱经,白芷归阳明经,这个以所治的病证为依据,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理论,就是这样来的。

我们现在学中药学的时候也不是要大家对具体的药物再去验证,和前面的四气一样,不是重新来验证它的病(证),前人已经经过了反复的实践,已经给我们确定了。这个药物所产生的疗效能够对一些病证有治疗作用,往往是具有相应的功效。所以我们现在对于归经的认定往往是通过药物的功效。我们在今后学习具体药物的时候,归经也是不需要大家去背的,一般是从功效当中把它推导出来。

比如说我们要学的第一味药麻*,麻*有三个功效:发汗解表、平喘,止咳平喘,利尿。那么解表呢(是)治疗的表证,表证按照脏腑辨证属于肺系的病,肺的病。喘也是一个肺的症状,所以它平喘和解表那就是归肺经的。利尿,利尿是膀胱的功能,它利尿作用在膀胱,它就归肺和膀胱二经。就这样通过中医药的理论它的功效这样来分析。

比如说以后要学清热凉血药当中的牡丹皮,牡丹皮三个功效:一个清热凉血,一个活血化瘀,凉血、活血,还有一个退虚热。那么这个凉血和活血都是作用于血分,那么根据中医理论,心主血脉,肝藏血,所以作用于血分的一般都是归心肝二经。所以牡丹皮可以归肝经,尤其是活血化瘀可以归心经。另外退虚热,虚热主要是指的肾阴虚,虚热内生,那么它就还要归肾经。

同样的,相似的药赤芍药,它没有退虚热的作用,只能活血化瘀和清热凉血,所以它只归心肝,而没有肾经,都是通过功效,我们就把这个归经就把它分析、推导出来了,所以不需要大家记,具体的死记硬背,这是学习归经的一个基本的方法。

但是话是这样讲,同学们学了以后可能推导的时候并不这么简单,可能有时候得不到这样相同的效果,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归经的定位和临床辨证的定位是一脉相承的。

所以中药的归经的定位受临床辨证定位理论的影响,在古代,比如说在张仲景的时期对于外感病,主要是六经辨证,治疗外感病的药它的归经就是按照六经来定。比如说麻*是太阳经的药,归太阳经,柴胡是治疗少阳证的,是少阳经的药。石膏是治疗阳明证的,是阳明经的药,这也是一种归经。后来呢,按经络辨证,比如说刚才讲的羌活长于治疗项背,那么羌活就归膀胱经。白芷呢就归足阳明胃经,这是经络辨证。那它相应的和表示归经的部位是经络。

那么从明清以来临床辨证的主体是脏腑辨证,中药里面的归经慢慢的又以脏腑来表示了,所以我们现在学的中药每一味药后面的归经绝大多数都是谈的是脏腑,但是有个别药物是经络,不是脏腑。

对于我们初学的同学就有一定的困难,比如说我们今后学刚才讲的羌活归膀胱经,后面的泽泻归膀胱经,或者说麻*也是归膀胱经,麻*和羌活都在第一章第一节,同一个章节,这两个药的膀胱经,麻*在现在中药学当中的膀胱经是指的脏腑,它有利尿的作用;而羌活的膀胱经指的是经络。可能同学们就会问,能不能够取消经络辨证来定位,全部用脏腑?可以啊,因为羌活解表,也可以把它改为肺经。改为肺经并不错,但是传统的用经络来表示有它的道理,为什么呢?因为它特定的止痛部位,最佳部位如果用脏腑还没有把它准确的表述出来,如果用经络能够表示出它止痛的很好的作用特征。

所以我们在当代的中药学当中这个经络来定位呢是对脏腑的一个补充,这个不多,主要在解表药、祛风湿药当中有少部分的药,但是大家要有这么一个思想,把它能够区别开来。

尤其是在查阅古代文献的时候,古代的文献对归经的表述都是经络,(这点要注意)或者以经络为绝对的主体。当代不一样了,转化为了脏腑。那么建立这样的一个观念也是学好归经的一个重要的,必需具备的一个思想。这一节课讲到这个地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十讲中药的性能五味二归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