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办 http://pf.39.net/bdfyy/中医称甲状腺肿为瘿病。宋·陈无择《三因方·瘿瘤证治》以石、肉、筋、血、气五瘿五脏分证,且癌瘤并论,后人因之。治疗甲亢与治疗瘿病虽应考虑二者的联系,但决不能混为一谈,关键要抓住主症辨证施治。总结老师临床使用中药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及辨证特点方面的探讨。滋肾健脾抑肝为治法总则,根据证情变化急者治标,缓则治本。中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其疗效肯定、副作用少、复发率低等优点。(一)滋肾抑肝为治法总则临床所见典型的甲亢显然属中医内伤杂病范畴,故以脏腑、八纲分析最为合适。其病理基础在于先天禀赋不足,素体气血亏虚,加之环境影响、七情所伤等。本病基本病机以阴虚为本,气火痰瘀为标,多属虚实夹杂证。证型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在于气阴两虚、内热亢盛,实在于肝郁化火、胃热亢盛兼气滞痰瘀蕴结,结于颈前及眼后可见瘿瘤与突眼,痰火上扰蒙蔽心包又可见甲亢危象。分析以上病机特点,临床上以燥热者居多,燥热过盛常损阴津。因此培补先后天之本、调理肝木为治疗甲亢病之基本法,一般应滋肾健脾抑肝为主,而疏方遣药,亦必遵此总则,从滋阴清热或滋阴解郁入手,重在滋阴,而清热解郁次之,方药为:六味地*汤加减。(二)急者治标由于痰郁、血瘀为本病共同的病理基础,常随病情发展不同阶段而各异,其治法概要常须留意以下四个方面:①心经有热,则心烦、心悸、失眠,常规用山栀、莲心、水牛角等品直折心火外,还需选配磁石、细生地、玄参等滋肾之品上济心火,夜交藤、酸枣仁、柏子仁等养心阴之品以安神志。②渴盛多食、消瘦便频,为热在脾胃。生石膏、知母、*连、苦参、生甘草是其常选,同时亦当配合养肺胃阴液,加细生地、玄参、麦冬、天花粉、石斛等品。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多动手颤,为热在肝经,乃阴不制阳、阳亢肝风之象,故清肝降火合用滋阴潜阳,常用苦参、龙胆草、夏枯草、草决明等选其二三,伍玄参、赤白芍、地骨皮及代赭石或磁石、生牡蛎等。④运用清热泻火药同时配伍竹叶、通草、鲜芦根等品,清利小便而不伤阴,使邪有出路。治气血之郁,有“顺气为先”之古训,即疏肝气、健脾气,当选柴胡、香附、郁金、茯苓、白术等,夹温可配伍青蒿、苏叶清轻宣化,但疏肝必基于养血,当加用白芍、鸡血藤等。如郁而化火多表现为肝火旺,可重照前法。(三)缓则治本甲亢性突眼的治疗:突眼一般认为肝经湿热,郁而化火央风所致。治当清肝利胆兼祛风。宜用四逆散合龙胆泻肝汤加白蒺藜、牛蒡子、夏枯草、牡丹皮。甲亢白细胞下降的治疗:表现为体倦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苍*,容易感冒,脉细弦等。可加用健脾益气中药,方可用归脾汤化裁等。偏阴虚者可用杞菊地*汤加减。甲亢疾病的治疗:当属痿证范畴。以湿热淫筋,肝肾亏虚证多见。可给予清热化湿,方选加味二妙散,或滋阴清热、补养肝肾则用虎潜丸加减。药物配伍方面,含碘较高的海带、紫菜、昆布、*药子之类药,虽有软坚化结的作用,但有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成分,原则上不用。三棱、莪术、乳香、没药易伤正耗血。本虚多以正虚为主,故宜少用为佳。可适当选用一二味与化痰散结药配合使用,如半夏、浙贝母配三棱,或胆南星、栝楼配莪术,或白芥子、浙贝母配乳香等,效果更好。消瘿汤(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属中医的“瘿病”范围。以喉结两旁结节肿大,伴有性情急躁、心悸、消瘦等一组临床表现的疾病。本病多见于女性,20~40岁发病较多。临床上可见颈前喉结两旁有结块或漫肿(但也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者),常伴有性情急躁、烦热、汗出、胸胁胀痛、身倦乏力、手颤、易激动、眼球突出、体重下降等。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其特征有甲状腺肿大,基础代谢增加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失常。1.自拟消瘿汤:柴胡14g,白芍14g,制香附14g,川芎15g,枳壳30g,陈皮30g,甘草10g,夏枯草14g,栝楼30g,煅牡蛎30g,浙贝母14g;每剂加水mL,大火煎煮10min,文火煎30min,取汁mL。二煎加水mL,用文火煎30min,取汁mL,两煎混合,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3个月为1疗程。2.加减:心悸者加龙齿30g,胁胀者加青皮10g,内热明显者加胡*连6g。3.疗效标准:治愈:①症状消失,体重增加,脉率正常,甲状腺区震颤及血管杂音消失,甲状腺肿及突眼症减轻。②血清T3、T4、FT4水平正常,甲状腺片或T3抑制试验阳性(可抑制),甲状腺免疫学检查正常。③经两年随访观察无复发者。好转:①症状好转,脉率减慢,甲状腺肿缩小,血管杂音减轻。②血清T4、T3、FT4水平基本正常,甲状腺片或T3抑制试验阴性(不能抑制),仍需继续治疗。无效: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均无改善。4.治疗结果:治愈4例,好转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96%。疗程最长2年,最短4个月。5.典型病例:李某,女,38岁,长安县人,患甲亢3年,就诊时面容憔悴,手颤腿软、心烦急躁、月经失调、眼突严重、视力下降,患病初期服用他巴唑后症状好转,T3、T4正常而停药,但并没有巩固好,故半年后又有症状,后服用他巴唑,效果不理想,增加用量后,患者白细胞下降太过,身体较虚。服中药“消瘿汤”2月后,精神佳,面色可,腿软、心烦急躁等症状全部消失,视力提高,后再巩固一疗程而痊愈。6.总结:甲亢属于祖国医学“瘿病”之范畴,瘿病一名,首见于《诸病源候论·瘿候》。早在公元前3世纪,我国已有关于瘿病的记载。《吕氏春秋·尽数篇》所说的“轻水者,多秃与瘿人”不仅记载了瘿病的存在,而且观察到瘿病的发病与地理环境密切有关。瘿病的病因主要是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但也与体质有密切关系。由于长期恼怒及思虑劳累,肝失条达,气机郁滞,影响津液的正常运行及输布,则津液易于凝聚成痰,气滞痰凝,壅结颈前,则形成瘿病。另外妇女经、孕、产、乳,其生理特点与肝经气血关系密切,遇有情志、饮食等致病因素,常引起气郁痰结,气滞血瘀及肝郁化火等病理变化,故女性易患此病。治疗上,祖国医学早有记载,晋代《肘后方》、《千金要方》及《外台秘要》记载了数十个治疗瘿病的方剂。据此米老师认为本病的发生是:农民与水土及缺碘的外因有关,城市居民患瘿病多与水土无关,起决定作用的应是肝郁气滞、肝失疏泄这一根本内因。肝气具有疏通、条达的特性。所以,这对于气机的疏通、畅达、升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肝的疏泄功能是否正常,对于气的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协调起着调节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升降适宜,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器官功能正常。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则气机不畅,肝气郁结,出现颈部、胸胁、两乳、少腹等某些局部的胀痛不适。故侧重从肝论治,疏解气机,化痰散结,方以消瘿汤。方中柴胡能条达肝气,疏肝解郁;香附理气疏肝,助柴胡以解肝郁;川芎行气活血而止痛,助柴胡以解肝经之郁滞,二药相合,增其行气止痛之功。陈皮、枳壳理气行滞;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夏枯草辛以散结,苦以泄热,主入肝经,有清肝火散郁结之效;浙贝母能苦泄清热*,开郁散结;瓜萎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煅牡蛎味咸,软坚散结,与浙贝母为消瘿之要药。诸药合用,具有疏肝行气,化痰散结之功效、治疗甲亢之作用。综上所述,用中药治疗甲亢有明显的疗效,其副作用少,对中医瘿病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备注:本文选自《米烈汉临证精华》,路波主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年10月出版。仅供参考学习,不做用药指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