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肚腹三里留
高年老人,阳气如日薄西山,最容易消化不良,腹中冷痛。
这个老爷子,晚上睡觉忘了盖被子,睡到半夜,腹中冷痛难耐,第二天就拉稀水,双脚无力。
小指月说,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拉稀水,肚中冷痛,应该是寒湿为患。
老爷爷说,为什么寒湿内盛呢?
小指月说,阳气不足啊。
老爷爷说,指月,用什么办法,能够最快速地治好他腹痛便稀。
小指月说,当然是艾灸了。
老爷爷说,为何呢?
小指月说,艾叶者,纯阳也,点火灸之,取太阳真火,可以助人体元阳,阳气足,则寒湿化,寒湿化,则腹中冷痛减,大便稀溏愈。
老爷爷点点头说,那艾灸哪里呢?
小指月马上背出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如果是肚腹消化不良,冷痛,这时直接艾灸足三里,立马振奋阳明胃肠,寒湿自散。
如果是腰背受凉,急性疼痛,直接就灸腘窝的委中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一松,腰就不痛。
然后小指月就帮这病人艾灸足三里,本来他还摸着肚子,一脸痛苦样过来的,半条艾条还没灸完,手就不用摸肚子了,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说舒服多了,肚子暖洋洋的,不痛了。
老爷爷说,若要身体安,三里莫常干。可以用艾灸足三里来强壮身体,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脾胃虚弱的,用此法可以保健延年。当然也可以直接艾灸肚脐周围,更能直接把阳火温暖脾胃,使周身四维舒畅,身体健康。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旧唐书》中记载,柳公度八十多岁,步履轻健,人家向他请教养生术?他说,我们有什么神奇的养生术,只是不以脾胃暖冷物,不以元气佐喜怒,并且保持肚脐周围气海穴常温耳。原来用艾灸气海,可以防病延年。
《针灸集成》中记载,广西有一人,少年多病,遇到一异人,教其每年艾灸肚脐,随后病去强壮,年逾百岁。
艾叶肚兜
《本草纲目》曰,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寒湿脚气,亦宜以此夹入袜内。
这老爷子回去后,一个多月都没有腹痛拉稀过,可有天晚上,天气转冷,他有经验了,赶紧拿条被子盖住肚子,但空气便有些闷热,他便把脚露出被子以外,想不到半夜下雨,天气变冷,他还没来得及盖脚,一阵肚腹绞痛,又拉稀水了。
老年人的身体就像旧车破车一样,漏洞百出,防范稍微不严密,使用稍微乱来一点,佷容易就出问题。
小指月说,爷爷,这次怎么盖了被子,还免不了着凉腹痛?
老爷爷说,寒从脚起,脚受凉了。
小指月不解地问,按道理脚受凉,应该腿脚痹痛,怎么会肚子不舒服?
老爷爷笑笑说,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观,这种现象叫做循经传感。你看你肚腹冷痛,一灸膝盖周围的足三里,肚腹都会暖洋洋。你可以反过来想,一旦膝盖周围足三里受凉,也会寒气循经传导,上入腹中,导致冷痛拉稀。
小指月说,原来是这样。
老爷爷说,还有脾主四肢,当四肢经常受凉,脾胃消化也会不好。
这病人苦笑着说,有没有办法,可以让我肚子痛彻底好过来,这样不用每次疼痛都上来麻烦你帮我艾灸。
老爷爷想了一下说,也有办法,要从根本上提高你脾主运化的能力,这样四季脾旺不受邪。当脾胃温暖,邪气就不容易伤到它。
于是老爷爷便教这病人做一个艾叶肚兜,兜在脐腹之间,这病人用过后,不单肚腹冷痛,便稀的常见病痛消失,而且胃口开,精神好,气色转红润,连平时都很少感冒鼻塞了。
小指月说,这招太妙了,连艾灸的时间都省了,而且艾灸只能灸那一会儿,用这艾叶肚兜贴在肚腹上,却能长期持久地保护肚腹阳气,振奋脾胃。
老爷爷说,脾主大腹,通过艾叶肚兜暖大腹,便是助脾胃。老年人脾胃强壮,百病难生,脾胃一虚,百病丛生。所以通过这种简验便廉的养生小招法,便可以让人长寿健康,保护阳气,防止外寒。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杨诚经验方》记载,治产后腹痛欲死,因感寒起者:陈蕲艾二斤,焙干,捣铺脐上,以绢覆住,熨斗熨之,待口中艾气出,则痛自止。
《本草正》曰,艾叶,能通十二经,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凡妇人血气寒滞者,最宜用之。或生用捣汁,或熟用煎汤,或用灸百病,或炒热敷熨可通经络,或袋盛包裹可温脐膝,表里生熟,俱有所宜。
下血必升举
一妇人产后血出不止,肚腹冷痛。
老爷爷说,像这种虚寒性的崩漏,不能够轻易用凉血止血之品,应该用温经止血的办法。于是给她用艾叶加上老姜,浓煎汤水,一服腹痛消,下血立止。
这艾叶能够走小腹,把下焦阳气升上来,原来艾叶极苦,苦能降,直接苦降下焦,但它又有大辛纯阳之气,便能够助阳气化以温升。所以艾叶是入下焦而走上也。
小指月便问,爷爷,这艾叶是温通的,怎么能够止血呢,它是一团阳气,不会动血,加重出血吗?
老爷爷早就知道小指月有此疑惑,便说,如果血热出血,一般就要用凉降之品,比如吐衄血往上溢,古人用四生丸,荷叶、侧柏叶、生地都是清肃下降的,反佐艾叶,止血之余,防止寒凝血瘀。
而对于虚寒下血的,用艾叶跟姜一味温升,看似有动血之忧,不过阴随阳升,血出自止。这阴血会随着阳气而升降,阳气下陷,则血易出,阳气升举,则血能上行,阳气固密,则血自止。
所以也可以用胶艾四物汤(胶艾:即阿胶、艾叶;四物汤:即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编者),为什么在一派养阴血的方中要加入艾叶呢?
因为艾叶有血中之阳之称。
小指月马上明白了,原来下血必升举,是这个道理。阳气它除了主固密外,还能主升举,当身体阳气不足,一方面就固密不住阴血,一方面阴血便会往下掉,这时只要温镇阳气,加强下焦阳气摄纳之权,那么阴血自然收住固密,不再血行失道,所以这种下血不是血热妄行的,而是虚寒下血,通过温升而止血,叫阴随阳升。
老爷爷说,产后宜温,也是这个道理。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食疗本草》曰,产后泻血不止,干艾叶半两,熟老生姜半两,浓煎汤,一服立妙。
艾灸扁平疣
有个女孩子,脸上长很多扁平疣,搞得她都不敢出门,非常郁闷。
老爷爷说,越不敢出门,越窝在家里,体质就越阴寒,越不阳光,那些病*就越喜欢上你。
这女孩子说,我怎么敢出去见人呢?
老爷爷便教她用艾条,灸那疣体,先盯着那最大的疣体,以及最先起来的那个,虽然用艾条熏脸上很热,烟也呛人,但随后这些疣体竟然纷纷脱落,脸上光洁如初,并无任何疤痕。
小指月说,爷爷,我有两个疑惑,一个是为什么要先灸最大的最先长的疣体?
老爷爷说,这叫抓住脑,擒贼先擒王,把主将主帅拿下,其他的便四散而逃了。
小指月又说,那为什么用这艾条可以把这疣体给灸掉?
老爷爷说,这还是一个阳化气的问题,病*是阴邪,阴邪能在身体不断生长,是因为病人身体阳化气功能不及,通过助阳化气,病*就呆不下去了。
小指月点点头。
老爷爷接着说,你看为什么极热的地方,那些病*很难存活,这扁平疣现代医学认为也是病*感染所致。所以通过制阳光,可以消除这疣体阴邪。
而你看这一团疣体,它是有形之物,也是阴成形的产物,所以加强阳化气,就能把阴成形给气化了。如果你碰到特别顽固的,你还可以制成雄*艾条,这样威力更大。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艾叶,最好是李时珍故乡蕲州产的蕲艾,因为蕲艾是天底下最道地的艾叶。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小指月说,照这样讲,用这艾条,不单可以消肌表的小疙瘩,那脏腑里头的瘤结经络百脉里头的堵塞,是不是也可以温化。
老爷爷对小指月触类旁通表示赞许,然后说,这也要辩证,如果是沉寒痼冷的,你用上去确实有化瘤散结之功,你别小看这微微的艾叶阳火。张仲景说,火气虽微,内攻有力。这微微的火气,可以把身体寒冷瘤结攻散。唯独微数之脉,慎不可灸。为什么呢?张仲景又说,因为火为阳,容易引人烦逆,焦骨伤筋,耗损血气。
所以用艾灸来治疗一些肿瘤包块,也是一条思路,一般对于身体虚寒,脉势不足,抵抗力差,身体容易长包块的病人,便可以采用这种办法。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据史料记载,用艾灸治病的杰出人物,而且比较早的,就是晋代的鲍姑,原来鲍姑就是大医家葛洪的妻子。
在《云浮七签》中说,鲍姑这位女医生,也是历史上出名的艾灸家,她本身出自书香门第,自幼喜欢读医籍,善针法艾灸,后来跟她丈夫在广东行医。
鲍姑善于治疗各类赘疣瘤子,往往用老百姓最能接受的办法,而且花最少的价钱,却能把病治好,原来她自制艾条,用火点燃,在一切赘疣女子的脸上手上,熏灼,不久脸上的疙瘩便自然脱落,治愈病人非常多。
故《鲍姑记》里头说道,鲍姑用当地盛产的红脚艾叶,以救当地人身上长的赘瘤赘疣,一灼则消除无有。鲍姑在当地时间长,救治的病人也非常多。
当地人感动鲍姑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后来便在广州越秀山三元宫里建立鲍姑塑像,以表纪念之情,并且书写对联:
妙手回春虬隐山房传医术,就地取材红艾古井出奇方。
更多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点击查看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目录1,收藏!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防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桑枝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豨莶草、臭梧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海桐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络石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老鹳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穿山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丝瓜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五加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桑寄生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金毛狗脊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千年健
孙俩的中医故事()-雪莲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鹿衔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石楠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藿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苍术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厚朴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砂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白豆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茯苓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薏苡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猪苓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泽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冬瓜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玉米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葫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香加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枳椇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泽漆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蝼蛄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荠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车前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滑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木通、通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瞿麦、萹蓄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地肤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海金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石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冬葵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灯心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萆薢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茵陈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金钱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虎杖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地耳草、垂盆草、鸡骨草、珍珠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附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干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肉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吴茱萸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小茴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丁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高良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胡椒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花椒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荜拔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荜澄茄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陈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青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枳实、枳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木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沉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川楝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乌药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青木香、荔枝核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香附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佛手、香橼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玫瑰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绿萼梅、娑罗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薤白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天仙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大腹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甘松、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九香虫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刀豆、柿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山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神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麦芽、谷芽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莱菔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鸡内金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鸡矢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使君子、苦楝皮、槟榔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南瓜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鹤草芽、雷丸、鹤虱、榧子、芜荑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小蓟、大蓟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地榆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槐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侧柏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白茅根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苎麻根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羊蹄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三七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花蕊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降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白及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仙鹤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紫珠、棕榈炭、血余炭、藕节、檵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