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二陈汤应用心悟
第期
来源: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证候:湿痰咳嗽。症见咳嗽痰多色白,胸膈胀满,恶心呕吐,头晕心悸,舌苔白润,脉滑。
辨证要点:咳嗽痰多色白,苔白润,脉滑。
药物组成:法半夏9克,桔红9克,茯苓6克,甘草3克,加生姜5片,乌梅一个,水煎服。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加减运用:
①本方加竹茹,枳实,名温胆汤,用于胆虚痰热,虚烦不得眠,惊悸不安,口苦呕吐涎沫等症。
②本方去乌梅,加南星,枳实,名为导痰汤,用于头目眩晕,痰饮留积不散,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呕逆,喘急咳嗽,涕唾稠粘,坐卧不安,饮食不思等症。
③本方加胆星,枳实,人参,菖蒲,竹茹,大枣,名涤痰汤,用于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等症。
④本方加当归,熟地,名金水六君煎,用于肺肾不足,或年迈阴虚所致的湿痰内盛,咳嗽呕恶,喘逆多痰等症。
⑤本方合平胃散,可治慢性支气管炎。
⑥本方加通草,桔壳,用于新生儿呕吐。
⑦本方加枳实,茵陈,香附,可用于慢性胆囊炎。
⑧本方加钩藤,地龙,可治高血压。
⑨本方加杏仁,白芥子,为六安煎,用于脾胃虚弱,痰湿阻滞。
⑩本方去生姜,乌梅,加檀香,砂仁为香砂二陈汤,用于胃有停饮,或伤饮冷,胸痞脘痛,呕吐*水者。
本人临床医案:患儿陈某某,男性,8岁,海南文昌籍。因“面额部不自觉抽动1月余”而于年7月20日就诊。
患儿于1月前开始出现不自主抽动现象,以面、额部为多,抽动频频,尤受风寒后症状明显加剧。曾就诊西医行相关检查未见异常,并诊为小儿抽动症,予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未见效果,遂经引荐前来就诊,诊时见证:患儿面部抽动频繁,以面、额部及嘴角处抽动为多,不自主抽动不止,无法自制,情绪善变,注意力不集中,形体适中,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淡苔白,脉沉弦。中医辨证为胆郁痰扰,肝风内动,治以健脾和胃,化痰息风为法,投二陈汤加味:半夏1袋,陈皮1袋,茯苓1袋,竹茹1袋,枳实1袋,钩藤1袋,蝉蜕1袋,龙齿1袋,炙甘草2袋。温开水冲服,日一剂分服两次。针灸:阳白、四白、四关(合谷、太冲)八穴,通电疏波20分钟,10天为一疗程。上方服20剂,针灸2个疗程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抽动现象较前明显减少,仅偶尔可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