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齿刀既然构建了全新的东方科学体系《双宇论》,《双宇》的创作就必然围绕这个体系做功,在东方的哲学思想中,有两个核心观念被写进了我们的基因里。
一个观念叫作阴阳,另外一个观念,叫做三生万物。
《双宇》继承了国学中的核心要素,成为它所构建科学体系的底层逻辑。任何物质都有阴阳两面性,如果阴代表的是物质本身,那么阳就一定是它的状态,这便是《双宇》的量子体和量子态。
体和态如同阴阳一般不可被分割,由此,《双宇》提出物质变化的方式,在体上的表现为运动,在态上的表现为纠缠。这些变化既有一定规律,又没有绝对规律。有规律的尺度被称其为能子宇宙,没有规律的尺度被称作媒介宇宙。
我们身处一个物质的世界里,如果物质不是客观存在,那什么才是呢?这个反问,催生出《双宇》,能子宇宙的概念。
能子宇宙是一个假想宇宙,它代表了物质变化本身,当然,你也可以叫它能量。实际上能量并不存在,一切关于能量的现象,只不过是物质变化的程度和差距,就这一点上,《双宇》的底层逻辑就与西方大相径庭了。
之所以很多能量无形无相,是因为物质除了体之外,还有一个态存在。态无形无相,态的变化也应该是无形无相的。
物质的变化叫做能量,什么东西会影响这种变化呢?故此,《双宇》提出了媒介宇宙的概念,这个宇宙当然也是一个假想宇宙,它所代表的是整个宇宙变化的规则。
明白了《双宇》最基本的底层逻辑,我们再来看看小说,就一目了然了。小说不是纪实,它是一种艺术。整部《尼雅之谜》围绕的核心是能子宇宙,而能够进入能子宇宙,超控万物能量的人,叫做破冰者。
“到底怎么回事,破冰者是什么?”
“好吧,事到如今,这个秘密,我今天就告诉各位。”
“我在一本叫做《谬书》的残页中读到过,我们身处的这个宇宙,是由量子宇宙和能子宇宙所组成,量子宇宙应该就是我们能够看到的这个世界,而能子宇宙,是一个只能感知,却永远都无法触摸的世界。量子宇宙与能子宇宙天然分离,又密不可分;他们之间的通道被称之为冰面,而破冰者就是能够突破冰面的人;也就是说,他可以自由地出入于两个宇宙。”
“两个宇宙?就是平行宇宙吗?”
“不是平行宇宙,两个宇宙的物质是完全不一样,量子宇宙中的最基本物质单位是量子,能子宇宙中的最基本物质单位是能子;他们既处在同一个时空,但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存在方式,应该说,在量子的世界看不到能子,在能子的世界也看不到量子,你可以理解为,他们都是互相的反物质,却存在于一个时空里。”
任何事物的能量都有两个基本特性,可以叠加也可以抵消。破冰者的能力,就是可以让各种能量相互抵消,从而让事物没有能量。正是利用这一点,他才能够悄无声息地取人性命。
从《尼雅之谜》开始,长篇5部,每一部都在这个框架下。这个框架由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悬疑,另外一部分为探秘。
我猜想,作者龙齿刀是一个资深悬疑发烧友,它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是以命案开篇。如果你不懂他的科学逻辑,你很容易地认为,你看的小说是一部悬疑类玄幻小说。
《双宇》中的命案十分诡异,比如《尼雅之谜》中的忽然死亡案,
上一秒还好端端的人,下一秒忽然就成了蜡像。
她下意识地看了男人一眼,只见男人嘴唇紧闭,毫无光色,眼神呆滞,整个人一动不动。这下女人真不耐烦,本能用手敲打了男人的胸膛:“好了,别玩了。”
此时,诡异的一幕发生了,男人一头扎进女人的胸中,倒向一旁,那情形,就像是一个蜡像斜躺在那里,不,是一具尸体,一个已经死去的人。除了伴随一声尖叫,停车场仿佛宇宙般死静......
又比如《魅影迷踪》里的尸身不腐案;死后的人,在没有任何防腐处理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尸体不腐。
确实,经过雷嘉团队一整天二次解剖,郭研华尸体情况与魏林峰的描述如出一辙。死者血液均匀凝结,分布于全身,因此没有出现尸斑。此外,呼吸衰竭、心脏停止跳动,脑死亡,判定一个人,死亡的三个特点,都齐了。
可一个死人,竟然完全没有内外损伤,也没有腐败,更没有出现传统法医学、病理学的,其他兼项死亡特征,就连陈朵儿,对死者细胞,单独的活体检验,也并没有发现生命的痕迹。
起初,他们还怀疑尸体,是被某种高级化学剂防腐处理了,可后来化验了半天,也没有检查出任何品种的防腐剂。
还有《白夜流星》里,诡异的无血剥皮案。
张涵顺着楼道跑上了顶楼,这时,三个警察正围着那具恐怖尸体,用手捂住嘴巴和鼻子,恶心到肠子里了。
但是,尸体与之前一样,没有流血不止,但是一股腐败酸爽的腥臭扑面而来,张涵闻了以后,差点把早上吃的都吐了出来。
她捂着嘴巴:“真恶心!臭得刺眼。”
还有《无风之城》里的七窍流血案。
王羽芊几下子就爬不动了,她感觉自己撞到了一个东西。回头确认,原来是一床真丝棉被。它高高鼓起,仿佛里面还裹着什么东西。
王羽芊失*落魄,她本能地抓起了丝绵被,准备把它挡在自己胸前。可就在扯开的一刹那,丝绵被下,一个女子,脸色晦暗,正用一双毫无光色的眼睛盯着自己,从她的眼睛里,还流出了暗红色的液体。仿佛一具尸体,七窍流血一般的狰狞。不,不是仿佛,这就是一具女尸!
以及《诺丁古宅》中的十八地狱案等等。
与几乎所有悬疑小说不同之处在于,《双宇》并不是利用线索和逻辑去破案,反之,《双宇》中的所有命案都没有被人为解密。它仿佛在告诉我们,人类的伟大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智慧;恰恰相反,人类的伟大和不凡来自我们的渺小。
人类对宇宙的误解,成就了另外一个宇宙,如果从现象上分析,人类的大脑神经网络与宇宙的计算机模拟图,呈现惊人的相似性。千百年来,我们可能并不是在解读宇宙,我们真正在做的,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宇宙,一个独立与宇宙的,意识的世界。
这就是《白夜流星》的核心思想,其中的破镜者,就是能够进入我们自己那个宇宙的人。它有一个形象的名字,思维态宇宙。
带着情感,晴雨继续看:“量或不尽,又分三态,量态、思态、媒介态;三态共存,唯有灵,灵者,生于天地之始,灭与天地之终,与天地同寿。”
“思维态?“晴雨木讷地想着,似乎有点触动他的心灵,愣了一会,为了解惑,他屏气凝神继续读。
“灵之本源,三态皆有,凡夫俗子,必不可入其道,其道之妙,妙之甚妙;唯有球形叠射,方能解其锁;谓之破镜,破镜之人,以己为心,以量为径,想之所想,成之所成;故灵者,三态全而满,满者,或是神,或是魔,灵之本源,物思二相也。”
龙齿刀很巧妙地将《双宇论》的内容,植入到了小说里。在小说中,关于《双宇论》的那部分被称为《缪书》和《禁书》。《缪书》贯穿了整个长篇系列。这种植入非常有趣,探秘《缪书》的过程与寻宝类似,越不容易得到的东西,不是越宝贵吗?《双宇》并没有像传统科幻小说那样直接去说教,而是要读者自己去寻,正如那副神秘的《蒙娜丽莎》,只有你偶然发现的才叫宝贝。
于是,我们看到了《双宇》的第二部分,探秘。对于纯粹的探秘类小说,大部分都是玄幻小说,比如《*吹灯》一类的盗墓小说,就是其中的典型。
《双宇》借鉴了这类小说的特点,毕竟,寻宝过程中的人性是相似的。在《尼亚之谜》中,四个地球人寻觅尼亚文明的痕迹,却发现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
《魅影迷踪》里,一群人的故事汇,串联出了一个神秘的女子,和她背后那不为人知的秘密。
《白夜流星》中,探秘5宝的秘密,探秘坟城的秘密,还有那句神秘的话:“蓝海的最深处,红海的最里面,有宝藏。”
《无风之城》更是将这种探秘寻宝演绎到了极致,以至于跨越几百万年去寻,最终,才找到了《缪书》。
《白夜流星》和《无风之城》之所以经典,可能就是因为这两部的大多数内容,都与探秘和寻宝有关。可这种宝藏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稀世珍宝,而是打开宇宙的一把钥匙。以认知觉醒为宝藏的小说,除了《双宇》之外,也是绝无仅有的。
别以为寻宝只能靠远航,即便是身未动,你一样可以去寻。《诺丁古宅》就是利用的这种探秘方式。四个人睡在床上,利用梦境去寻宝,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有些宝藏,它不是尺度的问题,而是程度的问题。当我们没有达到那种程度的时候,任何尺度的探索都是毫无意义的。
也许,《诺丁古宅》就是在传递这种思想,对于超越人类视角纬度的人类上级文明,我们是不能直接窥探的。而梦,就是一种间接窥探的方式。
从文字和内容的占比来看,探秘是大于悬疑的,将《双宇》定义为探秘类小说,比定义成悬疑类小说更为准确。
而到了《双宇》的中篇系列呢,它又更偏向于悬疑小说了。中篇系列,也是围绕两大阵营展开的故事,一个叫做暗杀者联盟,一个叫做解密者联盟。
暗杀者杀人,解密者破案,这是典型的悬疑小说框架。而探秘这回事,似乎只有寥寥数笔,比如关于《禁书》的那部分内容,也只是一笔带过。
我想,作者之所以做出改变,是因为他明白了小说的真正内涵。小说只是一种娱乐载体,读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