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心城区做好水文章
TUhjnbcbe - 2023/3/24 20:40:00
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水兴则城市兴。在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河流是重要的资源与环境载体,也是影响城市风格和环境的重要因素。

“三江六岸”滨水岸线是东莞主城区珍贵的连续性开放空间,是流域中滨水资源最丰富、开发条件最成熟、滨水特色最精华的段落。东莞强调对滨水空间、水上交通廊道、水上旅游的打造,而该片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开发条件成熟、滨水特色突出,承载着东莞做好“水”文章、完善“水之翼”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重任。

随着“水”能量的展现,东莞主要河道一河两岸建设逐渐完善,东江水网独特魅力、岭南水乡历史底蕴日益彰显,城市山水格局正在形成,东莞复兴历史文化片区轮廓初现。

●南方日报记者张仕婷

高位统筹编制“标准”抓落实促合力

“三江六岸”滨水岸线以东江南支流(含东莞水道)、中堂水道、汾溪河三条水系为依托,跨越莞城、东城、万江、高埗、石碣五个镇街,岸线总长约70公里,三江六岸历史休闲区总面积48.7平方公里。按照“生态强心、文化复兴、产业镇兴”的整体思路和“串藤结瓜、市镇共筹”的实施策略,正打造承载东莞复兴历史文化、彰显水岸生活的展示区域。

东莞1/3是田,1/3是山,1/3是水,山水资源是东莞彰显城市竞争力的突出优势。

“三江六岸”滨水岸线规划建设对挖掘东莞水文化、完善主城区山水格局,助推城市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居民增添了休闲的好去处,增加市民幸福指数。在此背景下,近年来,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现场指挥部(下称“指挥部”)积极推进滨水岸线规划建设工作。

自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一年多来,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总指挥部和现场指挥部充分借鉴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设先进经验,以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奠定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优势。

为统筹提升“三江六岸”全域滨水岸线及公共空间的品质,指引相关镇街、权属方有序开展岸线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指挥部组织开展了《东莞市“三江六岸”滨水岸线建设标准指引》编制工作。

该指引于年7月初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会审议,现已完善形成最终成果。针对“三江六岸”全域70公里岸线,形成了一个总则及四个分镇指引为核心的标准准则。准则中指出,按照原则标准实现底线管控,按“三江六岸”的完整视野,确定交通规划、主题规划、空间规划、服务体系、夜景照明等五类规划指引。

同时,分镇指引抓准核心问题,促进落地实施。通过深入研究摸清各镇街现状,提炼各镇街岸线空间的核心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通过该标准指引的编制,未来“三江六岸”沿线各镇街将更好地形成合力,形成整体功能统一、全域联系贯通、地方各具特色的活力岸线。

打造“产城人”融合典范

在东莞,有这样一处地方,它位于东江和厚街水道交汇处,三面环水,因从空中俯瞰,形似一条鳒鱼,故人称“鳒鱼洲”。鳒鱼洲是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工业的起源地之一,也是见证城市变迁的工业遗存。

年3月,鳒鱼洲正式启动开发,5个月后,“鳒鱼洲再出发”——鳒鱼洲招商发布会举行,启动改造后的鳒鱼洲初次揭开面纱。

曾一度荒废的鳒鱼洲,如今已经焕发出新的光彩。采用有机改造、城市造园、活力激发三大设计策略,升级改造后的鳒鱼洲,以历史文化为主径,以建筑、景观、物件为载体,见文化、见故事、见历史,打造出了东莞味道,擦亮东莞名片。

当前,鳒鱼洲正以“提升生活品质、优化产业体系”为核心价值取向,重点布局产业、文化、旅游、商业四大业态。与此同时,园区以工业设计为依托,为传统制造业加入创意设计元素,让“东莞制造”迈向“东莞智造”;以现代传媒业为引擎,为传统产业插上传播的翅膀,让“东莞智造”走向世界。

鳒鱼洲“改头换面”之高效优质,正是东莞全力推进三江六岸建设的一个缩影。

建设高品质滨水岸线示范段

为更好地发挥从线到片、先锋示范效应,近日,指挥部同时组织开展了《东莞市“三江六岸”滨水岸线示范段概念设计》。

根据计划,设计以可持续、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梳理产、城、人三者的关系,提出缝合城市空间、重温历史记忆、激活地方产业三大核心理念。

规划以“最美跑道、华彩乐章”为主题,设计“三线七桥八节点”:三线是指骑行道、跑步道和步行道,三种道路相互独立,和自然环境有机融合。七桥包括新建四座慢行桥,以及改造现有三座车行桥。八节点即在场地开阔、人群密集处,设计八处主题广场,配套停车位、游船码头,完善功能服务,打造个性化特色景观,每处广场设置不同主题的江畔书吧,充实文化功能和艺术氛围。

通过示范段建设形成示范效应,引导公共服务及文化产业往滨江聚集,打造区域文化及休闲中心,带动周边街镇积极参与,使滨水空间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助力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全面加速启动实施一批项目

集景观道、散步道和自行车道于一体的“慢行系统”,带给市民更加惬意、恬静的城市出行体验,这是“三江六岸”示范段一期(龙湾段)的未来图景。

“今年内将完成三江六岸城市空间形态管控导则等三项专题研究及若干重点片区城市设计,形成全域规划管控指引架构。”近日,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局长赖健伟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透露,在三江六岸建设方面,今年将力争启动和实施一批项目。

年,将实质性启动滨水岸线示范段一期建设,8月启动4公里长、投资2.1亿元的示范段一期龙湾段岸线工程建设,明年春节前完工投入使用;年底前启动东莞记忆首开区项目建设,年上半年建成开放;年底实现莞城粮仓微改造项目首开区开园;年底前完成鳒鱼洲项目招商,实现整体开园;10月完成高埗一环亲水绿道一期二标段建设;推动袁崇焕纪念园片区活化利用,完成城市更新单元前期服务商招引。

前不久,万江街道召开专题工作会议,会上明确,选址东莞水道龙湾段两岸,着力打造高品质、高性价比的15分钟优质生活圈。

位于东江之滨的万江是东莞水乡片区对接市区的节点,而万江龙湾滨江片区则是城区门户、水乡咽喉,对外通达、交通便利。

根据“龙湾休闲商务板块”的功能定位,该片区近年正着力打造成“万江龙湾产·城·人融合水韵新城”,区域功能引导为“具有水乡风情和东莞特色的高端商务、休闲、旅游的标志地区”,也是中心城区重要的滨水功能板块。

接下来,万江街道将强化规划引领城市高品质发展,在15分钟步行可达范围内,以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为目的,从居民的需求出发,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和公共活动空间,通过提升公共管理水平、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改善道路交通、增加开敞空间、美化景观环境等方式,打造高品质、高性价比的15分钟优质生活圈。

■样本

万江龙舟竞渡主题公园:一展现代水乡风情

沿着金曲路直走,雪白波浪形顶棚的龙舟看台、火红的凤凰树、淡雅的鸡蛋花、红色跑道与绿色单车道,吸引了不少爱好运动的市民前来。日前,万江龙舟竞渡主题公园建设已基本完工。

万江龙舟竞渡主题公园集“龙舟赛场、生态文旅、亲水休闲”为一体。其中,龙舟竞渡广场呈梯形,植被错落有致。高耸在公园中央的六朵巨大的龙船花,洁白的花瓣镀上晨曦的金边,连同延绵的江景,成为一道美丽风景。岸边车道改造升级,路面拓宽、沥青铺设,全长米,为市民打造出良好的出行环境。

在夜幕降临时,龙舟竞渡主题公园又呈现另一番景象——龙船花在霓虹灯饰衬托下秀美“绽放”,书写着水乡风情的现代化图景。

“河岸环境比过去好看多了,又多了一个亲子游玩的好去处。”前来散步的市民李小姐表示,十分期待今年万江龙舟斗标大赛,届时会跟老人小孩一起前来观看。

龙舟竞渡主题公园所在的东江西岸景观改造工程,从金鳌洲公园起至曲海外滩十八酒吧,全长约米,该工程改造总面积超平方米,其中包括绿化改造面积约平方米、园建改造面积约平方米、道路改造总面积约平方米。

目前,公园完善交通微循环,对现有道路进行扩建升级,提升交通通行能力,并增设停车场设施,改善周边交通秩序。同时,在公园的不同片区营造出四季变化的节奏,打造彩色景观生态林。

此外,公园还增设城市小品和设施配套,结合万江龙舟文化,摆放一些与龙舟文化相关的雕塑。同时,新建儿童游乐设施,并在古树、大桥、园建小品等地增加相应的装饰照明,设置厕所和垃圾箱,保证园区环境整洁舒适等。

■口述

南粤“七一”纪念奖章获得者戴文斯:

我与东莞粮仓的41年

不久前,莞城街道粮仓周边更新单元项目正式启动。作为“三江六岸”的重要节点、“东莞记忆”项目的重要一环,更新后园区将导入和建设设计博物馆、设计教育、设计展会、人文艺术等事业型项目。

近日,记者专访了东莞粮仓“老所长”、今年87岁的戴文斯,听他讲述“与粮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故事。听说昔日荒废的粮仓即将焕发新生,戴老格外激动。

我叫戴文斯,是一个东莞粮仓的“老所长”,今年87岁。

年中国共产*成立九十周年之际,我荣获中共广东省委发给入*五十年以上老*员的“南粤‘七一’纪念奖章”,这是*给我一生的荣耀。

自年参加粮食工作到年退休,41年来,我先后任职中堂、望牛墩、道滘、厚街、虎门、长安、太平等多地粮食管理所和粮油加工厂的正副所长、厂长、中共*支部书记,可谓与粮食打了一辈子交道。

保护好粮食抱着步枪躺在谷堆上睡觉

年11月26日,我带着东莞县委组织部等部门的介绍信到县粮食局报到,这是我成为国家干部的第一天。在统一培训学习了4天之后,我被分配到中堂粮食仓库,负责谷冲粮仓的管理任务。

彼时的我20岁不到,却接受了管理两个仓库(当时还是祠堂临时作仓库)、几十万斤粮食的重任。当时仓库远离村中,并且考虑到交通便利而设在河涌边,我人生地不熟,每日独守在此,偏僻寂寞无人来往,祠堂右边遍地坟墓,心里有些害怕。同时,偏僻的地方没有食宿,一段时间后才找到附近一家庾姓农户搭食,我还是业务不熟悉的新干事,内心压力实在不小。

11月的冬天,天寒地冻,夜晚睡觉我就用麻袋作被子,无柴无电烧水,洗澡洗脸就去到河边洗冷水,为了防止坏人破坏粮食,我每天就紧抱一支“三八式”步枪,躺在高高的谷堆上与枪同眠。这样的艰难一直延续了4个多月。

谷物的保存一怕潮湿,二怕生虫,在当时,粮食保护并没有现在的高科技和农药,都得用“土办法”。

最初的时候,我们建起了方仓粮仓,在里面,用很多80厘米高、4米长、用竹子编织成的谷围装着谷。为了防止生虫,我们定时架起大土灶,将谷围进行蒸煮驱虫消*,蒸完后再拿去晒干,之后,农民交来的粮食才能放进这样的谷围里。

不久后,方仓逐步演变为圆筒仓,这时,我们直接把*泥和石灰混合,用一个成型的大模子直接架在地基上,把泥倒在模子里,再用大木锤用力地锤夯实,一层层往上垒就建好外墙。

在圆筒仓的底部,为了防潮,会分别垫沥青、基板(多为吸潮的砖板)、草席、谷壳,最后才在顶层倒粮食。这样的圆筒仓成本低、密闭性能好,占地面积小容量又大。同时,由于一个圆筒仓内只有一个加大的谷围,筛谷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分配好粮食带着行李驻村,挨户摸底定量

在粮仓的工作,除了保护粮食,还要想办法分配好粮食。

在正常收粮的时候,我们的工作较易开展,然而一旦出现天灾等农民缺粮、甚至要反购粮的年份,就比较困难了。年6月,我被提拔为中堂粮食管理所第二副主任兼中堂区粮食助理员,并负责全区“三定”(定产、定购、定销)的日常性工作。

年,东江水灾,农民的田地都被淹了,我和几位粮食干事分片包干,带着行李食住在各乡村,深入群众依靠乡村干部,家家户户走访,问田亩、问人口、问受灾情况。在进行细致的排査摸底后,经过民主评议定出每户产量与应购量,部分存在争议的还要做好相应的思想工作,并将方案交给乡*府审査批准,然后才发放缺粮户的购粮证。缺粮户凭证到粮站购买粮食,有时我们干事也会用船装上大米送到村里提供给缺粮户购买。经过我们的努力,大家安全渡过了难关。

在城镇,非农业户不需要交粮,每人一年两次分配固定的量,用粮本进行记录。在当时,粮票是一种类似钞票一样的存在,当需要出远门、探亲、甚至是生病住院时,农民通过生产队、城镇居民通过居委会开具证明才能换取所需数量的粮票。

当时的农户,除了国家每年定购的粮食外,还有一种粮食被我们称为“光荣粮”,也就是以高于规定的量卖给国家的部分粮食,这是思想进步、有奉献精神的表现,家里能交“光荣粮”是像孩子入伍当兵一样光荣的事情。一旦乡里村里有送“光荣粮”到粮仓的时候,舞龙舞狮、敲锣打鼓是常有的事情,当时的场景也常让我回味无穷。

谈莞城粮仓活化“粮仓是宝贵的历史证物”

解放初期,由于农田较少,人口多为城镇居民,所以莞城本没有粮仓,粮食需要从东江水路临近的万江、高埗、中堂、道滘等地的粮仓经过处理加工后再运输过来。年,国家粮食统购统销,莞城粮所成为东莞成立粮食总公司之后的第一个仓库,一共有9个圆形粮仓和7个方形粮仓。

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东莞许多地区开始引入外资,将耕地出租盖起工厂,农民每年应收的粮食也随之用代金券替代,我们粮管所则用代金券统一从外地采购粮食。一直到年,中国全面取消农业税,东莞各镇街粮仓也逐渐失去其原本的职能作用。

如今,得知沉寂已久的莞城粮仓即将迎来改造,我感慨万千。虽然在国家取消粮食统购统销后,不需要这样的收粮、储粮的地方了,但粮仓是一个生动的历史证物,对后人缅怀过去、知史懂史很重要。

我自年出生至今,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在见证着祖国昂首阔步向前发展的豪迈,正如粮票的光荣下岗,也在记录着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活的历史。看见昔日荒废的粮仓可以焕发新生,融入到城市更新和发展的大潮中,变得越来越好,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链接

“东莞记忆”项目

“东莞记忆”项目是展示东莞历史文化底蕴和特色的重要窗口,对于唤醒集体记忆、整合旅游资源、带动历史地域复兴,打造东莞精神地标和城市风情文化客厅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选址位于东莞水道与汾溪河交汇处,以“洲”“坊”“岸”“桥”四大记忆为载体,通过盘活片区内老街巷、老村落、老工业、古遗迹,融合旅游、文博、休闲多种功能,将建设7.5公里长主环、8.5公里长微游径,承载东莞怀旧情怀的历史游径。

项目首开区包含和园文化综合体、中兴路—大西路特色骑楼街区等内容。和园地块以文化展览为主,由和园博物馆、道生园等组成,建筑形式为新岭南建筑风格,缝合南侧近现代建筑和北侧旧城肌理。中兴路—大西路特色骑楼主体街区作为传统老城肌理的延续,向西串联可园,向东延续至运河西岸,是三江六岸主要节点,以滨水特色商业街区为主,形成具有岭南建筑风格的建筑群。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心城区做好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