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宣化上人开示龙的真面目,因果真实不虚
TUhjnbcbe - 2023/5/13 18:59:00
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

对于宣化上人,很多高僧说他是观世音菩萨转世!

道高龙虎伏德重*神钦神通游三昧慧光耀古今梦佛而生

宣公上人,东北吉林省双城县人,民初戊午年农历三月十六日生。俗姓白,名玉书,又名玉禧。父富海公,一生勤俭治家,以务农为业。母胡太夫人,生前茹素念佛,数十年如一日,怀上人时曾向佛菩萨祈愿,生上人前夕,梦见阿弥陀佛身放金光,照耀世界,震动天地。惊醒之后,异香扑息,其味非常,清澈肺腑,真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不久,宣公降生人间,连哭三天三夜而止,盖觉娑婆世界之苦不堪忍受故。今将宣公上人自述出家的因缘,摘录如下:我在十二岁以前,脾气很倔强,倔强到什么程度呢?凡是有人惹我的时候,就会哭,一哭起来,没有完的时候。父母的话也不听,非常任性,有时候不吃不喝,拼命的哭,令父母也没有办法。当时的想法,知道父母非常疼爱我,我若是不吃东西,父母的心会软,会向我投降。我那时就是这样的不孝,不体会父母的辛苦。现在想起来,实在不应该这样不守规矩。
  有一次,邻居的小孩子来到我家,那时,我刚会爬,他也是在爬的阶段,我们在炕上爬,看谁爬得快?我爬到前头,不料他用嘴来咬我的脚。愚笨的我,不知反抗,只知大哭。现在想起来真可笑!六祖授记东北时期,一日上人打坐时,见六祖大师至茅棚,告诉他:“将来你会到西方,所遇之人无量无边,教化众生,如恒河沙,不可悉数,此是西方佛法崛起之征象。”还告诉他,禅宗会由五宗变为十宗。说毕,忽而不见。龙蛇皈服在上人的一生中,曾有十条龙和一条大蟒神前后皈依上人,传为佳话。

「龙」究竟是什么样子?一般人是不知道的。除非开五眼的圣人才知道龙的真面目。不过,中国人所画的龙,头上有角,身上有鳞,眼睛突出,嘴巴很大,有胡须,有四足,身很长,尾很短。画龙的人,只画龙头不画龙尾,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表示有神秘之感。中国人绘龙为什么是这样子?因为曾经有位禅师,他在定中所见龙的形相是这样子。龙有神通,变化莫测,能大能小,能隐能现。六祖大师曾经用钵将巨龙降服,为南华寺除害。龙是一条大虫,因为往昔修行时,乘急,所以有神通;戒缓,所以堕为畜生。龙的种类不同,有金龙、白龙、青龙、黑龙,有胎生的龙,有卵生的龙,有湿生的龙,有化生的龙,又有虬龙、鹰龙、蛟龙、骧龙,又有天龙、地龙、王龙、人龙,又有鱼化龙、马化龙、象化龙、蛤蟆化龙。

龙有四种苦:(一)被大鹏金翅鸟所吞苦。(二)交尾变蛇形苦。(三)小虫咬身苦。(四)热沙烫身苦。龙的职业是布云降雨。可是有五种情形不能降雨:(一)火大增盛。(二)风吹云散。(三)阿修罗收云入海。(四)雨师放逸。(五)众生孽重。各位想知道龙的形状?那么,就努力修行用功打坐,开了五眼,便见到真龙的本来面目。我现在讲「龙的公案」,这是我亲身经验的故事,千真万确,绝非杜撰。我在东北的时候,收了一个徒弟,法名果舜,他很用功修行,不到半年的时间,打坐能入定,在定中能知道因果循环报应的道理,修持功夫颇到家。后来他自己到外边建一所茅棚,作为修行的道场。落成之日,请我去开光,我领四个徒弟前去,其中有两个徒弟已开五眼。当时我没注意在茅棚的旁边有龙王庙,当天的境界来了,我们正在打坐的时候,那两个开五眼的徒弟来到我面前说:「师父!茅棚外边来了十条龙,要皈依师父。」我对徒弟说:「你不要胡说,你怎么知道他们是龙?他们皈依我做什么?我怎能作他们的师父?我没有他们那样大的本领。」徒弟说:「他们自己说是龙,现在跪在外边,一定要求皈依。」当时正逢初夏,天旱无雨,田地的禾苗,差不多枯死。我对龙(化人身)说:「你们皈依我可以,但是我有一个条件。你们是龙,专管下雨,现在哈尔滨附近很久没下雨,非常干旱,明天如果下雨,那么,后天就给你们授皈依;要是不下雨,就不收你们作弟子。」众龙异口同声的说:「我们的职责就是行雨,可是没有玉皇大帝的敕令,我们不敢下雨,否则,要受处分。」我又说:「你们到玉皇大帝座前对他说:『哈尔滨有位出家人,请求在哈尔滨四周四十里之内降雨』这是我的条件。」第二天果然天降大雨,解除旱灾,在哈尔滨四十里内,普降干霖。第三天,便给这十条龙授皈依,共同法名叫「急修」。他们皈依之后,隐行不见,去度化同类的龙。从此之后,我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有水用。我在香港,香港有水用;我到万佛圣城,万佛圣城有水用。这不是奇迹出现,乃是因为十条龙及其眷属都来护法的缘故。有人问:「师父!你看那十条龙是什么样子?」皈依我的龙,乃变化人的形相,和普通人一样,没有什么区别。开五眼的人知道是龙。你想知道吗?赶快用功修道,专心打坐,少打妄想,不要发脾气,无论是顺境或逆境都要忍耐,不可起贪心,到一念不生一尘不染的境界,自然开五眼。那时候,你就能清清楚楚看清楚龙是什么样子!龙王求戒年春,虚云老和尚在鼓山传戒。忽来一老者,须发皓白,容貌清奇,一直进入方丈室,跪在老和尚面前求戒,问其姓名,答:‘姓杨,闽南台人。’有一位新戒子法名妙宗,也是南台人,从来就没有看过这位老头儿。到菩萨戒毕,给牒后那老人不见踪迹;等到妙宗回南台,至龙王庵见坐像,俨然就是同戒的老人,且戒牒还握在神像手中。当时哄动南台,都说是龙王向老和尚求戒。

一九八二年六月二十日星期日晚,万佛圣城四众弟子,正在举行法筵。众人绕著万佛殿,齐念‘南无阿弥陀佛’。回堂时,赫然发现一条青色花斑小蛇,伏在大殿之前门侧边,该蛇约三、四尺长,形状细长。大众中有人睹之,即被吓得却步不前。时纠察恒无法师,建议把蛇拿走,但上人莞尔微笑说不必,所有众生,皆有佛性,此蛇乃来亲近三宝听法,不应驱之。奇怪者,此蛇不同普通蛇,它伸直躺在地上,虽有近百人前后来往,却毫无怯意,而是柔顺驯服。上人登法座,说:‘告诉它可以进来听法。’该蛇立刻听招呼,随即从前门爬行到殿内,未曾惊怖任何人。再从大殿左侧爬至右侧,作绕佛一圈,然后伏在法座前面,静得俨如跪在佛前聆听说法。上人接著开示如下: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这是释迦牟尼佛所说,所有众生,皆是诸佛所示现,但因一念不觉生三细:业相、现相、转相,便愈跑愈远,沉沦苦海,永失真道。此种道理是很显浅的,可惜被人忽略。修道人又应作如是观想:一切众生是我过去生中父母,未来诸佛。既是过去生中父母,就应想法子孝顺,超荐他们,令彼离苦得乐,了生脱死。既是未来诸佛,则在彼等犹未成佛之前,就应当尊重恭敬,如面对十方三世诸佛无异。若能常作如是观想,就不会对任何众生有不恭敬心,不礼貌,或恼害想。所谓众生,不只是凡夫肉眼能看见者,有很多是看不见的——如*、神、仙、魔等,也是众生之一部分。既是众生之一,则应以诚相待,不得轻慢,要一视同仁。今天,大家进佛殿时看见一条蛇,它也是众生之一。但因示现蛇身,众人便望而生畏,见之而不认识,甚至被吓呆。但此蛇是来亲近三宝闻法听经,否则它怎会老老实实,躺在门槛一点也不动弹呢?虽然,乍眼看去是一条小蛇,其实它懂得千变万化,会隐形,会现小,变大,又能腾云驾雾,在空中吐在飞行,吾人不能知道其本领而已。此蛇将来修行成功,也能得道。佛经上讲的天龙八部,它就是其中一部——摩侯罗伽,即大蟒蛇。观察彼蛇之来由,可能在周朝时为一小国之大臣。心怀诡计,谋纂国位。以浸过鸩酒之匕首,藏于袖内,刺杀国王。但此举不但没有夺得帝位,反而搞得天怒民怨。大臣临终时生大嗔恨心,死后即堕蛇身,转为巨蟒。世间上有两种力量:一为阴,一为阳;亦可说一为善,一为恶。从善者尽修福慧,能成仙、成圣、成菩萨、成佛。恶者力量亦大,但专造黑暗见不得光之勾当,互相仇报杀害,故酿成一股巨大无比之怨气。举目滔滔,世上皆是*蛇、*龙布满,此诸*蛇*龙,非一般肉眼所能看见,然彼确实弥漫国土。此诸*蛇,就是人心里之贪嗔痴积累成形,而到处为患。世上天灾人祸、飞尸邪*、妖精魔魇、瘟疫流行,种种不治之奇症,皆是此类*蛇作怪。这些恶龙疫*,专放*气,惑乱民心;或是魑魅魍魉,夺人精气,使人惊怖颠狂。故现时流行之种种心理病,如精神分裂,颠狂恐惧,生理上种种顽疾,不出于妖魔*魅在兴风作浪,荼*生灵。现代心理学、医学界均不深明个中道理,不能对症下药,故痊愈率不甚理想。当然,唯有佛法,才是最究竟之灵药,消难息灾之奇方!话说回到此条*蛇的因缘:它由嗔心所持,发奋修炼,继而成精。它法术日益增进,久而能通天彻地,总以恼害庶民为乐。时下,类似此蛇之事,不知多少。望它赶快生忏悔心,无复妖孽,祸害民间。及至宋朝期间,此蛇已变成*龙,在大江里翻风覆雨,杀害无数之渔民或渡船人。一时该地人民生活于恐惧惊怖、焦急万分之中。幸得某位法力高强之圣僧,特来营救。圣僧手持锡杖,站在岸旁,大声呵斥*龙。*龙闻声,勃然大怒,乃使出本领,现数千丈之巨蟒身。然法师由金刚三昧力所加持,毫无怖畏,乃用钩召法、降伏法,经过三日三夜之生死苦战,终把*龙折伏。邪不胜正,*龙之恶术被破,无奈之下,只好投降。法师为它说法,一切皆苦、空、无常、无我,唯有业随身,并劝谏它应生慈悲心,以法术来裨益众生,不可加害生灵。此蛇闻法后,恍然有觉,得清净眼。法师遂授以三皈五戒,命它到某山洞去修行,无复扰乱人民,*龙欣然从命。从宋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此龙至今已成天龙八部之一,神通变化自如。此时女界有比丘尼说话:‘数星期前,我们见到此蛇在大喜舍院,女众佛堂附近。因为怕它是响尾蛇,故收之于铁罐内,又用坚硬的木板盖上,预备把蛇送到较远的树林释放,以免扰害住众。谁知一转过头来,打开铁罐,该蛇已赫然不在,按理它是无法跑的——难怪说它有神通!’上人笑著说:‘这条蛇我老早就认识它。二十多年前在香港大屿山慈兴寺(按:上人兴建之道场),它常到庙上听经。虽不曾恼害任何人,但众生皆骇怕它的蛇形。一次,有人亦把它兜到铁罐内运送至几哩外的山林处,拟释放之,孰料打开罐子一看,蛇已不翼而飞!’‘而今,佛法传到西方,它亦不惮远渡重洋,来美国护法。’最后上人循循善诱的作以下之训示:学佛的众生,要深信因果;若不种恶因,自然不结恶果;若种善因,将来必定结善果。因果是昭然不爽,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不要以为害人是便宜事,害人是最大的损失。为什么?上天有好生之德,天不欲任何众生做恼害众生的事。一旦错因果,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什么都可以不信,但不能不信因果。若拨无因果,情形则非常危险。菩萨畏因不畏果。在因地他很小心种善因,至于不知不觉种下之恶因,则坦然受其恶果。他面对现实,接受果报,从不怨天尤人。反之,我们众生,怕果不怕因。种因时随随便便,颠颠倒倒,乱作胡为。到受果报时骇怕,又怨天尤人,说:‘为什么我要受这种折磨?受这种不公平的报应?’你且扪心自问,假若往昔不是作这种因,怎会受这种果报呢?今天既逢这个因缘,有天龙八部来现身说法,故藉此机会略说它的前因后果。‘只因一著错,输了满盘棋’,一念之差,则不容易挽回劫运。幸亏它能皈依三宝,将来还有明心见性之机会。各位若不相信此段因缘,尽管自己去试试。若相信因果,则不应存丝毫怀疑心。

宣化上人开示:六根互用妙不可言一九八四年二月十六日一般人只知眼能见色,耳能闻声,鼻能嗅香,舌能尝味,身能触觉,意能知法。若是对他讲六根互用的道理,他是绝对不会相信的,认为是无稽之谈。但真是到了这种境界,得到这种功用,自己便知道佛法确是有此种妙不可言的境界,很不可以思议的。有人在打这种妄想:‘我才不愿有这种境界呢!为甚么?因为太麻烦了。往上能看天人的举动,还能听到他们的谈话,影响自心的清净。往下又能见地狱的情形,继而生起恐惧心,影响晚上睡不好觉。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不喜欢有这种境界。’就是你欢喜这种境界,也不一定能得到这种境界。为甚么?因为你不认真参禅打坐,或者坐在禅凳上妄想纷纭,心猿意马的向外奔驰,自己管不了自己;或者昏沉,坐在禅凳上去和周公聊天,呼呼大睡,鼾声如雷。像这种情形,焉能开悟?焉能得到妙用?简直是在混光阴哪!要想得到这种境界,就得没有妄想。要见而不见、闻而不闻、嗅而无嗅、尝而未尝、触而未触、缘而未缘。不为境界所转,才能得到这种境界,若是被境界所转:‘呀!我能看见天上这样远的地方,我能不能睡著觉呢?’坦白告诉你,得到此种境界,你还是照常睡觉。愿意睡就睡,不愿意就不睡。任运自在,绝不勉强,就这样的妙!刚才打这个妄想的人,听我这样讲,他又打了个妄想:‘我所打的妄想,师父怎会知道呢?莫非师父有他心通的本领?’为甚么你要打这个妄想?你会打这个妄想,我怎会不知道呢?’你要怕我知道,就不要打这个妄想。要知道六根互用,人人皆可以做得到,只看你修行不修行。阿那律陀尊者,他不用眼睛能看三千大千世界、如同观掌中庵摩罗果一样的清楚。这是因为虽然他眼睛失明,可是得到天眼通的缘故。跋难陀龙没有耳朵,他用天眼来听声音,闻声救难。殑伽女神(恒河女神),她的六根均可嗅到香气,无论那一根,都有嗅觉作用。憍梵钵提尊者不用舌根而能尝到味,乃因用鼻子来代替之。舜若多神(虚空神),他没有身体,用其他根来接触,而知道一切法皆空,故为自然之神。摩诃迦叶尊者不用意根,而能知道诸法实相的道理,亦即无相。无相就是无所不相。以上都是六根互用的例证。咒岩得水香港西乐园寺原无水源,为此困扰多年无法解决,51年上人修建此寺时找到了一个岩缝并诵持大悲咒,岩缝即很快出水并形成了一个水池,一举解决了水源问题,轰动了当地。

座下放光51年,这是上人在西乐园同信众——上人座下出现一团光托着上人祈祷和平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上人绝食35天回向世界和平(前二十天每天只饮水不超过一杯水,最后两星期滴水未沾,临近绝食结束时,危机化解)花开五朵一九六八年农历年时,上人预言那年美国佛教的有五朵莲花会开放,时尚无任何美国青年会投身佛教的迹象,而当年暑期楞严班之后,果然花开五朵——五位美国人在上人座下出家,至台湾基隆海会寺受具足戒,是美国始有僧相的记录.鸽子因缘宣化上人经常在讲法时用宿命通随缘开示一些前因后果,以令弟子们深信因果轮回之理,如两只鸽子的因缘、青花蛇的因缘等。68年三藩市佛教讲堂放生法会放了38只鸽子,有两只始终不肯走,而且常参加讲堂的活动,上人在解释这两只鸽子是他唐朝(公元年)的两个出家弟子时,落泪了。上人为它们分别取名“七菩提分”和“十二因缘”,“七菩提分”性格温和,“十二因缘”则十分急躁,常用翅膀拍打以悲智来教化他的上人。

年春,虚云老和尚在鼓山传戒。忽来一老者,须发皓白,容貌清奇,一直进入方丈室,跪在老和尚面前求戒,问其姓名,答:‘姓杨,闽南台人。’有一位新戒子法名妙宗,也是南台人,从来就没有看过这位老头儿。到菩萨戒毕,给牒后那老人不见踪迹;等到妙宗回南台,至龙王庵见坐像,俨然就是同戒的老人,且戒牒还握在神像手中。当时哄动南台,都说是龙王向老和尚求戒。参透人生便是禅分类:宗教修行人生路上,一路走来,有许多难解的问题,关乎心灵,涉及思想,让我们困惑不已。随着人生境遇的不断改变,禅意盈心,便有了心得。什么是禅?禅是佛教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参禅悟道,需要人生的大智慧。禅的境界,就是上善若水,真善美的至高境界。
  一直以来,我们顽固地认为,修身养性固然不错,但难达到不恨不怨的豁达境界。试想,人生路上,遭遇坎坷,怎么会不怨天尤人?生命里,被人伤害,为什么不去还以颜色,以牙还牙?向敌人示弱,为对手鼓掌,这样的人生岂不是一种懦弱行为?难道好人就是软弱可欺的吗?
  一直很欣赏这四句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意思是说,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每个人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遮蔽了光明的本性。直到有一天,读到以下四句偈语,一颗心才突然感悟,原来烦恼都是自己寻找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无一物,怎会染上尘埃?这之后,人生所有的难题便都迎刃而解。当心灵变得博大,空灵无物,犹如倒空了的杯子,恬淡安静。那禅精要义,就如奔流的溪水,温暖地流淌,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的心灵原野郁郁葱葱。
  有人问大龙智洪禅师:“什么是微妙的禅?”智洪禅师回答:“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空中,梧桐落叶飘零。眼前,萧瑟秋花凝霜。一位秀才问赵州禅师:“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赵州禅师淡淡地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智洪与赵州禅师的境界,我们永远无法企及,但我们以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可以不断地接近。
  在偈语妙谛中参透禅机,在禅意玄机中觉悟人生。正所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佛说原来怨是亲。纵使别人怨恨我们,我们也要拿他们当自己的亲人,都要感谢他。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他人制造的种种人生的磨难,我们的心就无从提高。心宁静,以致远。人行走于四方,奔波于名利之间。人活着应该是努力让心灵升华,把现实中的名利看淡一些,更值得关心的,应该是你自己的心。人的心灵,若能如莲花与日月,超然平淡,无分别心,取舍心,爱憎心,得失心,那么,便能获得快乐与祥和。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天下无物不美,但要有一颗欣赏美的心。
  红尘中,许多人丧失了甘于平淡的朴实的心,不再珍惜和感激真挚的收获与拥有,不再有一颗丰盈的心。岂知,拥有一颗平常心才能将功名利禄看淡,将胜负成败看透,将毁誉得失看破,才能获得禅宗所说的“平常心”。
  佛说,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地春。水往低处流,云往天上飘,一切都自然和谐地发生,这就是平常心。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便是禅悟的心得。
  宁静的心,质朴无瑕,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1
查看完整版本: 宣化上人开示龙的真面目,因果真实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