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走进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生命起源与
TUhjnbcbe - 2023/5/19 20:46:00

博物馆,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今天让大家在博物馆里感受深厚的地球历史底蕴,在这一场地学科普盛宴中,与时空对话,领略地球历史无穷魅力,下面,一起走进地质博物馆的主题展厅:“生命起源与演化”。

01

展厅简介

迄今为止的宇宙探测表明,我们的地球仍然是太阳系内唯一有生命的行星。面对丰富多彩的生物界,你可能要问:地球生命是怎么来的?是如何演化到今天的?为了使你获得满意的答案,本展厅将把你带到亿万年前的地质历史中去,用古代生物留给我们的见证——化石,为你描绘一幅生命起源与演化的蓝图。

鹦鹉嘴龙

(仿真模型)

(鹦鹉嘴龙化石)

鹦鹉嘴龙:鹦鹉嘴龙体长1-2米,两足行走,头骨短宽而高,吻部完整并包以角质喙,形似鹦鹉嘴而得名鹦鹉嘴龙。科学家由它的体形及生存年代来推断,认为鹦鹉嘴龙可能是大部分角龙类恐龙的祖先。小型鸟脚类角龙下目鹦鹉嘴龙科,产出于早白垩世1.2-1.1亿年前的热河生物群。鹦鹉嘴龙在中亚分布广泛,是该区域早白垩世地层的标准化石。

角鼻龙

(仿真模型)

角鼻龙:学名的意思是“长角的蜥蜴”,这是因为它的鼻子上长着一根神秘的短角,两眼前方也有类似短角的突起。从外形上看,它与其他的食肉恐龙没有太大区别,嘴里布满尖利而弯曲的牙齿,是强健有力、体形较大的掠食者。它们大多生活在侏罗纪晚期今北美洲西部的蕨类大草原,以及林木茂盛的冲积平原上,一般会选择成群结队地去捕食较大的猎物。

霸王龙

(骨架模型)

霸王龙:地球上曾经生存过的最大最厉害的食肉动物,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前是最后的非鸟类的恐龙种类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在山东诸暨发现的暴龙化石是中国的霸王龙,它们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

霸王龙的属名在古希腊文中意为“残暴的蜥蜴王”,种名在拉丁文中意为国王。霸王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恐龙蛋

圆形恐龙蛋:年7月发现于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丹水镇上田村西坡,时代为白垩纪早期,本馆收藏12窝枚西峡圆形恐龙蛋。圆形恐龙蛋分层排列,单层分布无明显规律,馆藏标本最多可见到3层,每层10-20枚不等,单个蛋大小15-20厘米,恐龙产完一层后用沙土掩埋,上面再产第二层,依靠阳光的热量孵化,类似于乌龟的孵蛋方式。

椭圆形恐龙蛋:长15厘米,宽7-8厘米,蛋尖向内,在巢中成对以螺旋状排列,产自江西赣州早白垩世紫红色砂泥岩中,可能为圆角龙或者窃蛋龙等小型杂食性恐龙的蛋。本馆收藏2窝共37枚椭圆形恐龙蛋。

猛犸象腿骨

猛犸象:生活于气候寒冷的更新世,化石产自黑龙江。猛犸象身高体壮,有粗壮的腿,脚生四趾,头特别大。它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厚度达9厘米的脂肪层,是一种适应于寒冷气候的动物,曾广泛分布于包括中国东北部在内的北半球寒冷地区。1万年前,猛犸象的灭绝,标志着冰河时代的结束。

大唇犀

大唇犀:产于甘肃和*的三趾马动物群。下唇比上唇大,下颌骨粗壮成铲子状。上颚没有门齿,下颚的门齿阔大,并且向上弯。头部比现今的犀牛稍大,头颅骨没有角。大唇犀四肢短小,每肢有三趾,草食性的动物,生活于沼泽地带。

除了古生物的模型及化石

馆内还收藏了许多具有观赏价值的珍贵化石

一起来看看吧

硅化木

硅化木:即木化石,是几百万年或更早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替换而成的树木化石,它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生长纹理,对于研究古气候与环境变迁有重要科研价值。馆藏硅化木系列包括树干化石、树枝化石、朽木化石和树干虫洞化石等。

鸮头贝

鸮头贝:化石集中产出于广西武宣县二塘镇一带,层状产出,层厚约50厘米,规模较大,是广西特色古生物化石标本,也是大型观赏石类标本,全国博物馆展出的鸮头贝化石标本基本均产出于此。作为观赏石类在当地开采已具有十多年历史,目前产区已被列为古生物化石遗迹保护区。

菊石系列

菊石:软体动物门头足纲的一个亚纲,泥盆纪早期出现,中生代及其繁盛,海洋中到处是不同类型菊石的身影,在白垩纪末期和恐龙同时灭绝。菊石贝壳的形状多种多样,有三角形的、锥形的和旋转形,以旋转形的壳为多。本馆收藏有近30种不同类型菊石化石。

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新生代被称为是哺乳动物的时代,我们人类也是一种高等的哺乳动物。

基于DNA测试结果的理论认为,现代人均起源于非洲,之后沿着大陆桥向各地迁移形成了今天的人种。而在广西柳州一个岩洞中发现的柳江人头盖骨和生活痕迹,认为柳江人是现代东亚人的祖先。

历史是时空隧道

是文化的沉淀

是人类的进程

时刻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的时钟

而博物馆像一台时光机

篆刻了时代发展的烙印

安静地听一方水土诉说它的故事

资料来源: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

图片:韦兰宇、陶皖萍、曹婷婷

统稿:陶皖萍

审核:叶进杰、张佳莉、姜鹏昆

版权归原创,欢迎留言评论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进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生命起源与